top of page

是写作,不是写作文! ——关于“每日一句”的一些后续想法

语文老师都知道但在作文教学中又经常忽略的一个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充满好奇和想象;他们每天经历着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带给他们很多感受、想法以及渴望。

遗憾的是,这些内容很少走进学生们的作文之中。充斥在他们作文中更多的是辞藻的堆砌、固定套路的叙述模式,没有血肉的抒情。其实很多语文老师是下了不少功夫,老师们一定没少讲:如何准确用词(尤其是“好词”);如何使用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如何开头、结尾,首尾呼应;如何详略得当,突出中心思想……等等。但是,如果忽略真实的生活,老师们越是强调这些形式和手法,就越像是在引导学生造假:编造的事件和细节,模仿出来的感受和抒情——只为追求外在“漂亮”的文本。

类似这样的做法,我实在不敢苟同。所以,开始带学生写“每日一句”时,我反复强调:不能瞎编。“不论是你自己的感受,还是你观察到事物,都必须是真实的!”“写你亲眼看到的,想象出来的不算数!”——为的就是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建立起坚持真相的意识和习惯,使他们写东西时,把注意力和兴趣点转向自己的生活。

其实,这背后有一个基本而重要的问题(同样经常被老师忽略):学生为什么而写?

为了写好作文,老师们往往让学生做大量的重复训练:一单元一篇作文、单元检测里再来一篇、还有日记、小练笔,等等。然而,他们费力八伙地写这么多,写作水平提高了多少呢?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小学六年没写出过一篇像样的文章!即使那些能写出“好作文”的学生也只会堆砌辞藻,滥用修辞,或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模仿阶段。即使偶尔有一次真情流露,也是如同中国篮球出了个姚明,罕见的很。是他们内心空虚,生活没有内容吗?显然不是。而是他们要写的东西跟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真实感受没有建立起关系。对他们来说,作文训练只是重复而乏味、不得不应付的任务。他们的精神世界并未向写作打开。如果不是为了得到好的分数或者老师的表扬,哪个学生愿意写那些无聊的命题作文?

那学生到底为什么而写呢?如果说是为了考试、升学,我无话可说。但要是从教育的常态来看,老师应该有更基础性的思考:写作是为了什么?它是一种怎样的能力或素养?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有何意义?

抛开艺术创作不谈,写作,对普通个人而言,是记录生活、表达情感以及与他人交流的方式(比如传统的日记,或现代的微博、微信)。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如果老师能够引导他们观察、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事物,记录并表达出来,则是在帮助他们成长:有意识的写作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使他们对生活更有兴趣和信心,提高他们参与、享受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每日一句”就是这样一种写作训练方式。它把学生的视角和笔触引向生活,让学生进入真正的写作状态:每天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体会生活带给自己的感受,然后把它们记录下来。老师通过反馈,肯定他们的发现,接纳他们的感受;通过对他们生活的关注,和他们交流,讨论,使他们有机会更有意识地感受、体会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快乐和悲伤、温暖与孤独、满足和失落、困惑与渴望……,这些情愫会更清晰地停留、落实在他们的生命体验里,并参与构建他们的精神世界。

写作和生活如此密不可分。一旦这样的写作行为变成习惯,他们的眼光会更敏锐、视角更丰富,使他们与生活中有价值的事物不断相遇:大 自然的奇妙、趣味;人与事的复杂和和曲折。他们对生活的兴趣、信心、审美情趣都会得到发展。写作带来更广阔的思考、感受、想象的空间,使他们获得更多精神发展的可能。

当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需要带给他们基本的书面语言表达的规范、技术和方法。“每日一句”引导学生从写作的最基本单位——句子——开始写起,通过句子锻炼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的规范、遣词造句的能力、描写或记叙的角度和顺序,等等。但是,老师绝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形式和技术上,一味地让学生“练笔”,却不管写的内容离他们的生活有多远。不能一方面要求学生“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有血有肉”,一方面却无视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只教他们模仿、堆砌辞藻、滥用修辞。

在我参与的校本课程中,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作文写得挺好,语文成绩也不错,可让他们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记述某个手工艺的操作过程,他们却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拿到写作任务,他们往往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即使写了,遣词造句也没有了平时作文里的“文采”,甚至多出很多语病。

这表明,能写出外观漂亮的“好”作文,并不代表学生的写作能力强。关键在于除了所谓的写作技巧,语文老师有没有教会学生真实地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否则,学生一旦让脱离平时写作文的套路,他们文笔就突然失灵了,至少表现不够好。他们的作文是没有坚实的生活基础的,他们的写作能力也是有所欠缺的。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忠实地、原原本本地去描写、记录事物本身,而要把扭捏造作、虚饰浮华当作写作本身呢?我们能不能把写作的本来面貌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写点正常的句子和文章,而不是天天写那些空洞无聊的“作文”?能够自然、从容地表现生活的真实才是写作能力里最基础、最重要的选项。

这里还涉及到另外一个基础而重要的问题:写作的素材和内容从何而来?从课文、教材中来?从大量的阅读中来?先从模仿开始?

不少老师都会想到:多读书,或者背诵,好词好句、好的诗文,积累素材嘛!但为什么还是会有很多学生一写作文就头疼?

生活才是写作的源头!写作的基础是对生活和世界的观察和体验,是自身的经历、发现和思考。所以,我一直强调,“每日一句”最核心的要点(没有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观察、记录自己真实的生活,要体会、表达真实的感受——而不是空想和编造。

首先要引导学生知道:你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对生活都有属于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作要从自己这里出发!虽然人性有共通之处,但是每个人对生活的体验都是独特的。就像阅读中“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即使是同样的经历、事物,带给每个人的体验、感受,引发的思索、品味都会有所不同。写作就是要把其中有价值的、值得记录的东西表现出来。

当然,阅读也是对写作能力的一个必要而有力的支撑。但阅读发挥作用也只发生在阅读内容同学生的生活体验相遇的时候——它在学生内心产生了回应,“撞”上了他/她的某次经历、某种感受,激起了同样或类似的体验——就像是回声或光反射。学生经过对照、体会,自己的生活经验会在内心获得更清晰、更充分的定义与表达,并在此基础上理解那些在一定范畴里超出自己生活经验的内容。这时,生活经验是接收阅读信息的基础,没有对自身生活经验的调动和激发,阅读再多的东西也不能在学生内心激起有价值的反应。就像有的人把一本书读得津津有味,而有的人读起来味同嚼蜡。只有产生了“回声”和“反射”的阅读信息才能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才能成为真实的素材,有效地参与到写作中去。那些没有激发学生内在体验的“好词好句”,即使被填塞到句子和作文之中,也是泡沫和幻象,对写作文本起不到实质的构建作用。切身感受和体验的缺席,写出来的东西只能是空洞的鹦鹉学舌——哪怕表面看上去出口成章。

所以,写作必须基于生活。写作的素材首先不是来自于想象和阅读,而是来自于学生生活中的经历、对生命的体验,它必须包含着学生自己的观察、感受,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取向——而且是他们自己的、从内心自然生长出来的,不是被灌输的。

写作,就是要把学生的精神世界导向真实而广阔的生活,而不是让他们呆在教室里空想、搜肠刮肚或是抓耳挠腮。也只有这样,写作才不再是枯燥、无聊的学习任务。老师要和学生一起让它成为有趣的事,成为日常的习惯。学生才能发展出真实的写作能力,而不是只会写“好作文”。当然,不是只有通过“每日一句”才能做到这一点,有心的老师会发展出适合自己学生的写作方式。

(但这里我想特别吐槽的一点是:我认为老师没有权力要求学生写日记并交给自己看。对于“每日一句”,我明确地告诉学生:你们写出来的东西是会让老师看到的,老师也有可能会在课上分享给别的同学。如果你有不希望别人知道的内容,最好是另外准备一个本子,写日记。那是你的隐私,不经过你的同意,任何人无权阅读。)

所以,最终支撑起学生的写作能力的,除了知识与写作技术,还需要经历的储备,需要观察力、感受力,乃至人格的丰满。所以,语文教学的确要关注人的成长,但绝不是把语文教成思想品德,去宣教、感化;而是关注学生人格发展,把他们当作独立的人,让他们的认知、情感、社会适应、语言发展等方面的能力真正地发展起来。

English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No tags yet.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