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生活课程-认识自我主题第一次课教学设计
社会与生活课程-认识自我主题第一次课教学设计 主题二 认识自我 第一节课 认识自己的外形特征 上课时间11月25日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 2、学生照镜子观察自己的外部特征 3、学生给自己画像 4、培养学生的观察细节的能力和绘画能力 教学准备 镜子43个 A 4纸43张 彩笔 铅笔和橡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照镜子游戏 (10分) 游戏目的: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游戏方法:学生同桌两人一组,相对而坐,一人在下肢不动的前提下,做单(双)手上举,前平举,抓耳,摸鼻,指嘴等动作。另一个学生像照镜子一样随之而做,如果出错,即为失败,两人互换角色,继续进行。 游戏规则:1、游戏中下肢均不得离地或挪到;2、游戏中不得影响其他组;3、胜利时,要尽量降低声音,不能跺脚或击掌。 二、学生学习观察方法(10) 1、每个人发一个山楂,学生观察山楂的形状和特征。 2、老师抽五个学生的混在一起,看看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如果找到,说说原因。 三、照镜子观察自己 (10分) 1、 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脸部形状(瓜子形、
社会与生活课程-秋天主题第八次课教学设计
秋天主题总结课 上课时间:11月15日 教学目标 1、学生回顾自己所学的动作歌 2、学生回顾自己做过的手工活动 3、学生回顾自己写的小诗 4、学生回顾自己听过的故事或者是自己编的故事 教学准备 学生做过的作品个备一份 画纸 彩笔 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学期所学内容 1、学过的诗歌《树叶蝴蝶》 《秋天果子多》 《落叶》 2、做过的活动《秋天的图画》 《树叶画》 《稻草人》 《水果拼盘》 3、写过的小诗 4、秋天的故事《妹妹的大南瓜》 《14只老鼠秋天进行曲》 二、制作秋天的手抄报 1、自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活动或者故事。 2、制作一份手抄报 【教学反思】 这节课给我最深的感触是在回顾本主题时,学生最先想起来的自己动手操作过的,绘本故事。当让学生给你印象最深的事时,学生说出的是水果拼盘、稻草人、树叶画、《妹妹的大南瓜》。由此也可以看出学生对动手操作和绘本故事的喜爱。 在绘制《秋天主题》的手抄报时,学生画的很完整而各具特色。有诗歌、秋天的风景、有故事内容、有树叶画、稻草人、有水果拼盘…… #孙会果
社会与生活课程-秋天主题第七次课教学设计
秋天的绘本故事《十四只老鼠进行曲》 上课时间:11月15日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看图画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生梳理故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学生创编儿歌,锻炼学生的创编能力和对音乐的节奏感知能力 4、学生学习折老鼠,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思考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绘本故事《十四只老鼠进行曲》 折纸(折老鼠) 教学过程 一、动作儿歌(20) 1、复习《树叶蝴蝶》 2、复习《秋天是只果盘子》 秋天是只果盘子,盛满各种甜果子,绿苹果,红枣子,黄澄澄的是梨子,串串山楂赛珠子,像灯笼的是柿子,秋天是只果盘子,人人喜欢吃果子。 3、学习秋天的儿歌《落叶》 秋风吹,树枝摇。红叶黄叶往下掉。红树叶,黄树叶,片片飞来像蝴蝶。 二、讲故事(20) 1、看封面,你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学生边观察边说) 2、看环衬页,学生静静看30秒。 3、看扉页,你从扉页上看到了什么? 4、老师讲故事 二、故事表演(20) 1、梳理故事 (1)捉迷藏(老三捉,其它人藏,老六走了) (2)抬蘑菇轿子 (找老六的途中,遇到了蘑菇轿子,大家抬起了蘑菇轿子) (3)全家人团
社会与生活课程-秋天主题第六次课教学设计
秋天的绘本故事《妹妹的大南瓜》教学设计 上课时间 11月10日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看图画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生梳理故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学生创编儿歌,锻炼学生的创编能力和对音乐的节奏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 绘本故事 画纸 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秋天是个果盘子》 2、手指游戏《土豆丝》 二、讲绘本故事 1、观察封面,你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2、观察前后环衬,你从环衬页上看到了什么? 3、观察扉页,扉页上一般有出版社的信息,有故事中的主人公等。 4、 学生观察图画,老师讲故事。 (注意停顿 1、哥哥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南瓜秧换给妹妹?2、南瓜滚下去会不会摔碎?3、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把南瓜运回家?) 三、梳理故事 1、老师边翻故事,边引导学生回顾。 2、你最喜欢的一幅画面是什么?学生回顾。 3、故事围绕南瓜都写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关键词。 4、做故事地图(根据板书,给故事配图),老师示范一个。 5、 传故事游戏(用一句话来描述故事内容,并配上动作) 【教学反思】 这个故事比较长,但从头到尾学生都非常


参加乡村文明发展论坛学习总结
2016年19-20日,永济团队4人在北京参加了乡村文明发展论坛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政府官员、学者、公益机构,也有一线的校长和老师。下面结合自己平时生活中的观察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 乡村教育的核心是注重“人”的培养 乡村文明发展论坛今年是第四界了,今年的主题是“乡村文明复兴与有根的乡村教育”。为什么不是重建,而是复兴呢?这是温铁军老师当时提出的问题。他说,乡村建设并不是现在的新名词,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由梁漱溟、晏阳初等老一辈乡村建设者发起的乡村改造运动。还有陶行知、黄炎培等通过创办乡村教育以达到实现乡村改造的目的。他也谈到自己前些年在河北定县恢复乡建院的经历。他认为现在的教育产业化不能培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环境相处的智慧,所以,需要我们以一己之力做一两件事情,共同推动改变。听了温老师的分享,我非常认同,现在的教育更需要尊重“人”这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不能千人一面。我们真的不能追求太多,只要能扎扎实实做好一二件事就好了。而且,这跟我们的教育理念也是吻合的,“人”才是教育中的根本。这里的“人”不光是学生,也包括教育者(老师、家长)。学生的


秋天主题绘本阅读课程总结(2016.9—2016.10)
一、课程目标及框架 二、阅读材料 三、课程实施及收获 二年级的孩子朗诵诗歌,主要以读为主,让孩子们读好,读出节奏和韵律感。再就是读的形式多样,或拍节奏或加上手势动作,让孩子们喜欢读,乐读。除朗读之外, 孩子们尤其喜欢 “改编诗歌”。喜欢读着自己改编的诗句,加上喜欢的动作,让它成为属于自己的诗歌。至今我还记得孩子们在改编《丰收的童谣》中,有这样的美句:“抓一把胖胖的花生,秋天被我塞在嘴里”“掰一棵金黄的玉米,秋天被我煮进锅里”;在《落叶》中,他们说:“树叶像降落伞,像白云,像蒲公英……”确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通过“改编诗歌”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及成就感。 我们的绘本阅读课,通常流程是这样的:师生共读一本绘本,然后围绕绘本内容交流、讨论,最后进行写绘创作或绘本戏剧创作。首先老师用讲故事的语调大声朗读绘本故事,孩子静静的聆听欣赏图画。我们鼓励孩子一边发现一边猜想故事,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参与到故事中。 绘本阅读完后,全班一起回顾故事。每个孩子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并说说理由。然后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整理故事。这样既锻炼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社会与生活课程-秋天主题第五次教学设计
水果拼盘教学设计 上课时间11月3日 教学目标 1、学生感受艺术的美。 2、学生学习用肢体来表达秋天的水果。 3、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儿歌《秋天果子多》 水果艺术图片 二班画纸 水果 水果盘 小刀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收拾桌子,拿出纸和笔。 2、规则:安静、倾听、小组小声 二、导入(10) 1、复习《树叶蝴蝶》 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飞飞,就像一只蝴蝶,张开翅膀追追。 2、拍节奏说儿歌《秋天果子多》 (1)打四拍的节奏(1234,2234,3234,4234) (2)老师出示儿歌《秋天果子多》 秋天像只大盘子,盛满各种甜果子,绿苹果,红枣子,黄澄澄的是梨子,串串山楂赛珠子,像灯笼的是柿子,秋天是只果盘子,人人喜欢吃果子。 (3)拍节奏说儿歌 三、欣赏水果艺术的图片(10) 1、老师出示图片,学生来欣赏。 2、你最喜欢哪一幅?理由是什么? 三、制作水果拼盘(20) 1、分组,四个人一组。 2、老师发材料和水果盘。 3、小组制作水果拼盘。 四、分享自己的水果拼盘(15)

名片树
名片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出租车司机有名片,经销商有名片,然而同学们有名片是一件稀奇事吧,同学们的名片上该写什么呢? 为了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名片上写什么,我先来介绍自己,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上:我姓孙,家住弘道元村,喜欢运动,也喜欢和你们一起做游戏,给你们上社会与生活课程……在做了这个铺垫之后,再抽几名学生来介绍自己,一个男孩说:“我叫尚博一”。他很害羞,声音很小。我表扬他说,他介绍了自己的姓名,很棒的。除了介绍自己的姓名之外,你们还可以介绍什么?学生的小手举起来了,一个学生说:“年龄。”又一个学生说:“家在哪里。”还有一个学生说:“喜欢干什么。”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多。就这样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就知道名片上该写什么。 接着开始发卡片。为了学生不发生争执,每一竖排是同一种颜色,在传卡片的时候,老师加入了规则,看看哪一排传卡片是最安静的,2分钟的时间,每个学生的手中都拿到形状相同颜色不同的卡片,每一排都得到一朵安静的小红花的奖励. 接下来学生开始制作自己的名片,只见一个一个低下头,挥动着自己的铅笔,我边巡视边唠叨:“写字时把头抬起来。看看谁写的字最漂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