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济团队读书会笔记
这是一栋漂亮舒适的小木屋。屋顶覆有红色彩钢瓦,四周墙壁是涂有乳白色油漆的木板做成的小木屋。夏天,旁边两颗高大的梧桐树伸展出茂盛的枝叶,为木屋带来凉爽;冬天,木材的保温特性让人感觉木屋温暖舒服。从2014年的暑假至今,每星期一的中午,我们永济团队四位老师就在这栋小木屋里,开展读书会活动。 一开始组织这个读书会,是因为我们当时阅读有关教育理论的书籍比较难,读不懂,所以大家商量一起共读。一方面通过互相交流讨论,来解答疑点,深化自己的认识、理解;一方面通过学习、掌握儿童发展理论,更好地了解儿童。每次我们都尝试把儿童理论与实践中的现象联系起来,效果真的不错。这学期,我们开始阅读儿童文学,希望通过儿童作家描写的儿童语言、行为、心理等等,更能具体地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走近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并支持孩子的行动。 1. 走进故事 10月31日,星期一,这天中午是我们团队4人一起读书的时间。 早上9点我从家里骑车出发了。深秋初冬的早晨,阳光柔柔的,秋风轻轻地拂在行人的脸上,让人略感阵阵寒意。路上的行人已经穿上了微厚的衣服,戴上了手套,还有口罩。冬天就一眨眼
社会与生活课程-秋天主题第四次课教学设计
社会与生活课程-秋天主题第四次课教学设计 草编艺术教学设计 上课时间 10月28日 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的各种感官,手眼协调能力。 2、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3、锻炼学生创编故事、表演故事的能力。 教学准备 草编图片 玉米叶子 油画棒 写故事的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草编的儿歌或者歌曲 (1)《树叶蝴蝶》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飞飞,就像一只蝴蝶,张开翅膀追追。 (2) 上节课学生自己写的诗,老师读一篇。 二、欣赏图片 1、出示草编艺术品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2、每个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说说为什么喜欢。 三、玉米叶做小人 1、老师抽两名学生发制作材料。(玉米叶、毛线团) 2、老师发绳子 3、老师带着学生做。 四、装饰 给自己做的小人画上眼睛、鼻子、嘴巴 五、草编的故事 1、老师示范一个草编故事。 2、老师临时分组,四个人一组。 3、小组编故事,可以带上动作。故事的开头是下课了,四个小人走出了教室…… 4、抽两个小组表演故事。 六、写故事 1、每个人发一张信纸上。 2、把自己小组编的故事写在信纸
服务学习日历主题第四次课程设计
服务学习课程四—制作日历的附属图案 上课时间11月15-17日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日历是随着时间和当时的情况不断变化改进的。 2、学生了解最早的太阳观测台的遗址在山西临汾。 3、学生学习用思维导图来阅读资料的方法。 4、学生了解日历的不同装饰 5、学生尝试画自己的日历装饰图 6、锻炼学生倾听能力,思考、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视频资料 音频资料 阅读资料 学生画纸 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5分) 手指游戏 1、老师做,学生看。 2、老师和学生一起做。 【过渡】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阳历(也叫公历),阴阳历(农历)等一些概念,还制作了2017年日历的主要部件。但有同学提到为什么把多余的一天加在2月,接下来我们来听一个故事,也许大家就会有更多的了解。 二、了解日历的历史(视频或者音频) 1、听音频故事 2、老师小结:日历的不断改进,一天就是一个白天,黑夜是忽略的。 3、视频《陶寺的故事》 三、了解日历的来历 1、发阅读资料 2、学生自己阅读 3、老师带着学生用思维导图来梳理第一段。 3、学生用思维导图来梳理第二段 甲骨历(大约在
服务学习日历主题第三次课程设计
服务学习课程三—制作日历的主要部件 上课时间11月8—10日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日历中阴阳历的来历。 2、制作日历的主要部件。 3、锻炼学生阅读资料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大白纸日历儿歌 视频故事(阳历生日好还是阴历生日好) 阅读资料(阴阳历的来历) 学生小组用纸(A4纸) 每人填写2017年1月日历表格 大白纸2017年1月日历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2分) 课前收拾桌子,拿出书和笔。 二、导入(10) 听歌曲《日历儿歌》 (1)老师出示歌词,学生读。 (2)老师放音乐,学生听 (3)学生可以跟着一起唱 【附歌词】 一分钟有六十秒 我们唱起日历歌,六十分钟一小时 学习一定要努力,一天二十四小时 够你学习和做游戏,一个星期有七天 不怕困难才有成绩,一年五十二星期 新年很快就来临,一年共有十二个月 请把月份说得清,四月六月和九月 还有十一月三十天,其它月份三十一天 唯有二月最稀奇,二月只有二十八天 闰年才有二十九天,你把年份用四除 闰年就能看得清,一年分成四季度 相信你早弄清楚,春夏秋冬年年有 一年之计在于春。 【
社会与生活课程-秋天主题第三次课程设计
社会与生活课程-秋天主题第三次课程设计 《会变的树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习观察图画的能力。 2、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及想象和思考能力 3、学生学习用几句话来赞美自己的树叶画。 教学准备 《树叶蝴蝶》诗歌 绘本故事《风中的树叶》 树叶画 剪刀、胶水、 A4贴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树叶蝴蝶》(5分) 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飞飞,就像一群蝴蝶,张开翅膀追追。 1、老师范读。 2、老师带着动作和学生一起读。 3、学生自己带着动作读。 二、图画书《风中的树叶》讲读(20分) 1、封面,你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2、环衬页,为什么是白色? 3、扉页有什么用途 4、师翻书,学生欣赏,也可以停下来让学生说说这幅树叶画是什么,用哪些叶子做的? 三、欣赏树叶画(10分) 1、学生欣赏其它学生的作品。 2、自己选择一幅自己想做的画。 四、做手工(40分) 1、老师发放自己准备好的树叶。(学生提前在校园里找几片树叶) 2、四个人一组,老师发纸和工具以及胶水。 3、学生自己做树叶画。 五、给自己做的作品配上一句话(图配文
社会与生活课程秋天主题第一次课程设计
社会与生活课程教学设计预备课 上课时间9月23号 教学目标 1、师生互相认识,学习用肢体来表达 2、制作班级名片树,建立班级凝聚力 3、学生学习写话,了解学生情况 4、听故事,锻炼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便签纸 (各种颜色) 大白纸 (树形图 ) 绘本故事《和甘伯伯去游河》)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相认识(25分) 1、师介绍自己 (1) 我叫 XXX ,是上社会与品德课的老师,大家可以叫我“X老师”或者“品德老师”,每周五给你们上课。 (2)老师小结:老师从姓名、科目(上什么课)、对老师的称呼、上课的时间。 (3)如果是你,你怎么向老师介绍自己。(抽两名学生来说) 2、学生介绍自己 (1)老师黑板示范(如何写一段话来做自我介绍) 我叫什么?今年几岁?家住哪个村?喜欢干什么? (2)老师按照竖排传发便签纸(每竖排发一种颜色) (3)学生在便签纸上写自己的信息(姓名、年龄、村子、喜好) 要求:把字写整齐,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来代替 (4)用一个动作来介绍自己的爱好,让其他学生猜。 1分钟每个人想一个动作 ‚ 轮流介绍自
社会与生活课程秋天主题第二次课程设计
社会与生活课程秋天主题第二次课程设计 观察秋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各种感官来观察秋天。 2、学生用肢体和语言来表达秋天。 3、学生用手中的彩笔来描绘秋天。 4、学生学写描写秋天的诗歌。 教学准备 大白纸出示儿歌 观察卡片 油画棒 A4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拍节奏 3、3、5、7、9、 1、老师示范 2、老师带着学生数数拍。 3、老师和学生不发声拍。 二、汇报观察秋天的结果(20分) 1、学生在便签纸上写观察结果 (1)老师按照每竖排人数来发,然后大家往后传。 (2)给学生3分钟填写观察卡。 2、汇报便签纸上写的结果。 (1)分四个大组来汇报,老师在黑板板书(1大组汇报看到的,2大组汇报听到的,三大组汇报闻到的,四大组汇报摸到的,)其它的学生把和自己一样的画上对勾,每组汇报完其它组做补充。 (2)每组每个学生轮流说一个,不能重复别人的。 三、肢体和语言来表达秋天的事物(15分) 1、每个人选择看到的一种事物,思考如何用肢体和语言来表达。 2、同桌互相表达。 3、老师每组抽两名同学来表达。 四、创造描写秋天的诗(2
服务学习日历主题第二次课程设计
服务学习日历主题第二次课程设计 服务学习课程二—了解日历 上课时间10月18—20日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建立规则意识。 2、了解学生对日历的了解情况。 3、学生学习关于日历的数学知识。 4、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了解日历的表格 每个小组一张日历 每个小组三份日历 制作自己生日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15) 1、课前收拾桌子,拿出书和笔。 2、回顾小组名字和口号,并轮流喊出来。 二、了解日历(20) 1、填写表格。 (1)谈话 上节课我们玩了拼图游戏,一个面是图画,另一个面是日历,从中我们也获得了很多的拼图方法。(先上后下,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等)关于日历,你都了解什么? 日历 姓名 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2)老师按照每竖排发表格。 (3)学生填写表格。 (4)学生轮流汇报,老师板书。 2、根据日历卡片,再次来观察,寻找日历的信息。 (1)每个小组发一张日历卡片。 (2)学生观察2分钟。(要求小声) (3)学生观察后,汇报观察结果(要求倾听)。 3、了解学生还想了解的问题 (1)学生把自己想要了
服务学习日历主题第一次课程设计
服务学习“日历”主题教学设计 第一节预备课 激发兴趣 教学目标 1、师生互相认识 2、活跃课堂气氛 3、激发学生对“日历”的兴趣 教学准备 便签纸 (各种颜色) 诗歌(或歌曲) 小卡片 草稿纸10张 拼图卡片 故事 大白纸(金字美玲的诗 )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相认识(15分) 1、师介绍自己 我叫 XXX ,是上综合实践课的老师,大家可以叫我“X老师”,我的爱好是读书,每大周后周二、周三、周四给你们上课。(姓名、称呼、科目、爱好、上课的时间) 2、学生写卡片介绍自己 (1)学生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己。(如果你要向老师介绍你自己,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 (2)学生写卡片介绍自己。(姓名、年龄、爱好、) (3)写完的同学可以默读一遍。 二、组建小组(20) 1、分组 (1)根据学生情况现场就近分组。(老师板书1-10组) (2)每个小组决定每个人代表的字母A、B、C、D,写在自己的卡片上。 (3)给小组取名字(名字要有代表意义),写在彩色便签纸上。 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你们知道自己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美丽的树叶画
随着《树叶蝴蝶》朗朗的诗歌声,学生的心被带回了教室里。开始欣赏起《落叶跳舞》这本书的封面,没有等我说话,一个个小手举起来了,面对一个个举起的小手和学生迫切回答问题的神情,我陷入了深思:这么多人举手,叫谁呢?我灵机一动,请大家放下小手,从第一组开始轮流发言。一个站起来了,又一个站起来了,随着站起、坐下的节奏,封面上的图画的细节一个个被挖掘出来了:树叶娃娃在跳舞,娃娃穿的衣服是树叶做的,两个小人在跳舞,一个小人跳的高、一个小人跳的低,两个小人张开嘴巴露出了牙齿,穿的鞋子是圆的树叶,一个小人戴着帽子等。几分钟过去了,教室里终于安静下来。 翻过封面,随着“哇”的一声,学生的视线被拉回到画面上。每翻开一页学生们就会惊叹一声偶尔偷笑一次,在学生的喜悦中看完了这本书。接着我们一起来讨论:你从这本书中看到了什么?学生的话闸又一次被打开了,我看到了恐龙、小老鼠、螳螂、小白兔、毛毛虫、羊、狗等。有些动物是书中已有的,有些动物是学生想的。学生沉浸美的图画里,享受着美感的乐趣。“你们想做树叶吗?”一句话打破了当时的沉静。随着音乐的响起(下课时间到了,老师,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