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阅读课程总结2017年3月—6月
【课程背景】 这学期我在任阳学校的三年级和育才学校的三年级实践了以“爱”为主题的绘本阅读课程和李欧·李奥尼的绘本阅读课程。 任阳学校是一所公立学校,在校学生大约150多人,全校6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学生来自任阳村,每天放学回家吃饭。育才学校是一所民办寄宿学校,位于永济市城西区小张村。在校学生大约有1500多人,有小学部和初中部。学生基本上来自永济市各个乡镇的农村,吃住在校,每两周放假一次。其中三年级共有三个班,每班大约36人。 【学情分析】 任阳学校的三年级有18人,男生5人,女生13人。男生5人中就有2人学习吃力,一般在课堂不发言,而女生活跃,其中有三五个女生很能说,喜欢主导课堂。 育才学校的三年级有三个班,每班大约36人。也许是寄宿学校,学校以安全为主,每天的课程安排满满的,学生自由的空间较少。对于每周一次的阅读课孩子很兴奋,如果说有好书读,就更高兴了。课堂上也是积极活跃,偶尔有学生不遵守纪律,就有学生站出来批评制止。 【课程计划】 1、课程目标 在图画书的阅读、聆听、讲述中提高孩子的倾听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及审美力。 鼓励学生积极分享


服务学习营养与健康主题课程总结
课程背景 2017年3-6月,我和孙会果老师在永济市育才学校上服务学习-营养与健康主题课程。永济市育才学校在永济市西郊的小张村。学校有1500多名学生,分小学部和初中部。学生基本上来自永济市各个乡镇所辖村子。我们所上的班级是4年级6个班,每个班平均有38名学生,4年级总共200多名学生,比普遍农村公立学校全校的学生还多。选择在这个学校上是因为这里聚集了相当多的农村学生。 主题选择 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主题来上呢?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确实存在着偏食(不喜欢吃绿色蔬菜)、买不健康的零食、以零食代替正餐等不良饮食习惯;从教材来说,4年级科学教材有食物中的营养这一单元教学内容;从课程设计者的角度来说,之前两次上过这个主题了,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有些不到位的地方,这次希望能再次完善这个主题。 课程计划 这个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记录自己的饮食状况,发现自己平时饮食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调整。由此,做出这样的课程规划: l 课程目标 1、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了解零食的概念以及如和选择零食。 3、培养沟通、反馈思考
第8课 反馈方案执行效果和制作宣传海报
l 收集反馈信息 上节课制定的饮食改善方案,学生执行得怎么样是我们关心的事情。所以上课第一件事就是请同学们分享自己这周来带了什么食物?在学校遇到不喜欢吃的饭菜有想办法吃吗?买零食的情况是不是考虑到营养成分?经过了解,每个班有差不多一半的学生做了。有的学生来学校时带上了水果或干果;有的买零食不买辣子条了,买了酸奶和饼干;学生还把自己不喜欢吃的饭菜想办法吃了的名称记录下来。我们觉得有这些同学带头行动,真是很好改变的起点。 l 讨论学校食堂的伙食 上节课的纠结我必须在这节课有一些行动。所以,我们安排了一个环节讨论学校的饭菜应该如何调整?我们先讨论学校的饭菜现在有什么问题:有的说:“学校的蔬菜种类有些少”;有同学说:“菜的量不足”;也有的说:“学校的饭菜的卫生有点差,有时候会吃出虫子”;也有的说:“学校饭菜的蛋白质含量不足”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请同学们讨论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① 需要多一些蔬菜品种,少一些咸菜 ② 每天一个鸡蛋 ③ 菜的数量多一些 ④ 希望菜的做法改变一下 …… 经过讨论后,学生决定以写信的方式给学校校长,希望能有所改善(如图1)。写


营养与健康主题服务学习课程
【课程背景】 育才学校是永济市一所民办寄宿制学校,在校学生1500人左右。教职工有100多人。 学生来源于永济市周围的各个村庄。学生每两周放假一次,学校专车接送。学生父母大多数外出打工,学生的生活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 2015年9月—2016年的7月,我们在育才学校五年级开展了《我的零花钱》和《图书角》两个主题。2016年9月到2017年2月我们在育才四年级开展《日历》主题,本学期我们继续在四年级班级开展《营养与健康》的主题。育才学校四年级共有240名学生,有6个教学班,每个班有40名学生。根据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出现一些新的能力。比如:可逆性思维活动、去自我中心思维。问题解决不太具有自我中心倾向,但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根据这个阶段学生特点,我们开展这样的课程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摆脱了七八十年代的营养缺乏的生活状态。但 又面临着营养过剩或者营养摄入不均衡的问题。体现在中老年身上就是患有心脑血管、心脏病等疾病比例逐渐增加;体现在儿童身上就是他们只吃自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