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7年3-8月工作总结报告

2017年3-8月工作总结报告

孙会苗 2017年10月3日

永济团队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实践、自我学习和团队管理。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来总结反思这学期收获和问题。

  • 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学校课程

去年的工作模式还是主要还是以服务学校的模式开展,去年团队总共服务了5所学校,具体情况如下表:

  • 学校课程·服务学习

这学期,我和孙会果老师在育才学校上服务学习《营养与健康课》,以下摘自我的课程总结:

(一)改善营养饮食行动

发现不好的饮食习惯容易,但是最难的是做出改变,而且令我们最担心的是坚持下去。坚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也是课程成败的关键。为了增强大家的坚持的毅力。我们给学生设计各种反馈表,还给他们看《大脚丫跳芭蕾》。鼓励学生坚持去做。

当学生讨论了改善措施后,接着讨论了如何坚持去做。我们也同样设计了后续的跟踪记录表。每次我们是隔一周去上课,上课前我们都会对坚持在做的学生做统计,用举手统计和查看跟踪记录的方法。我们发现能坚持的学生还是能达到三分之二。说实话,能有这些学生坚持做到改善我挺满意的,毕竟影响习惯的改变还有很多的其他因素,像家长的配合、学生自己的自制力等。我们从学生的反馈中得知,他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如图1):

  1. 碰到不喜欢吃的饭菜,尤其是绿色蔬菜。同学们是通过在上面放点酱(自己从家里带的)、或者夹在馒头里、或者和喜欢吃的饭菜搅拌在一起吃。

  2. 有的学生返校时从家里带来了苹果、瓜子、枣、牛奶等一些营养丰富的零食来补充。我也告诉学生夏天热了,少带一些。

  3. 也有的在买零食方面做出调整,以前买方便面的钱可以买酸奶、瓜子之类的食品。

图一:改善措施[endif]--

(二) 能从营养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饮食

在上营养健康课的最初,给学生有些食物卡片,拼出一盘丰盛的午餐,那个时候,学生很少从营养的角度考虑,主要是从自己喜欢的角度来做的。到课程结束,大家能够从营养的角度考虑午餐的丰富性,并能说出理由。(如图2)

图2:学生拼出的午餐

(三) 轻松愉快的学习

在期末反馈表中有一个问题是:”你觉得上综合实践课和其他课有什么区别?”学生有写到:“上实践课可以动手做实验、做海报、拼图“;有的写到:“上其他课死记硬背,上综合课动脑子动手”;还有一个学生写到:”上实践课轻松,上其他课阴森森的“ 。我们希望给学生创造一种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在宽松的状态下,学生的思维会比较活跃,接受知识和能力的效率会更高!

(四)论证中概念自明

做脂肪实验的时候,老师把花生仁和瓜子在纸上按压之后,纸上出现了湿湿的一小片。学生们对于湿湿的是油还是水,学生们有一些辩论。

学生1:是油

学生2:是水

老师:用圆珠笔在上面划

学生1:没有痕迹,是油

学生4:湿湿的地方摸着滑滑的

老师:在油的旁边滴一滴水

学生2:发现水很快蔓延开来,而刚才的湿湿的没有蔓延。

学生3:在最初的湿湿的地方划,不留痕迹,在滴水的地方划,划线变得很粗

学生5:我把纸拿起来对着太阳照,有一块是光亮的,从这边能看到另一边,滴水的地方看不到

老师:通过光亮的地方是油。

通过学生自己的尝试和思考,了解了水和油的不同特征。油是摸起来滑滑的、用圆珠笔划不下痕迹,不会像水一样蔓延开来,对着太阳光照有亮点。

在这节课还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事情,有学生认为油饼、油桃中主要含有“油”,我们就问“油饼主要是用什么做的?”——面粉。面粉主要含有淀粉,被油炸了之后上面有点油,但不是含有脂肪的食物。“油桃”滴出来的水有滑滑的感觉吗?——没有,那就不含“油”。也可以回家问问爷爷奶奶。

(五)采访中突破与陌生人的交流障碍

采访是服务学习课程中很受学生喜欢的一件事情。当老师说:“一会儿我们就要出去采访其他同学了,最好是不认识的人”,只听说:“啊!是真的吗?”他们有些惊讶、兴奋和恐慌的。

采访是在下课活动的时候进行的,有学生说:“本来我们还不是很害怕,但当我们采访的时候,周围很多人会围聚上来,就好像我们是真正的记者,挺恐惧的”;也有学生说,当他们出去的时候,有人就好奇地问:“你们在干什么?”,这样就顺利开始了;也有的学生说对方发现他们就赶紧跑开了。

采访之后,我们也和学生聊了一些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害怕、激动、兴奋、担心、紧张”等很多的情绪。

害怕什么?害怕别人拒绝我。

激动什么?激动得这是第一次做这个事。

紧张什么?不知道该怎么问别人。

担心什么?担心二年级的小朋友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我回应说:“我们采访他们,对方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不用担心。”看来学生对考试中的回答问题还是有些阴影的。但也能看到她可以为对方着想。

采访过程中,每个学生所面对的情况还是挺不同的,每个人的内心状态和应对也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就去挑战不熟悉的人,有的学生找了熟人,我发现两个女孩子,到教室外面转了三次,又返回来,不敢去。总之,学生费了好大的劲才突破的自己的局限。采访过程对学生内心的挑战是非常大的。

图3:采访二年级的小朋友

后来我亲自跟随着两个女孩子去采访。(图3)穿校服带发卡的女生选定了二年级三个正在玩的男孩子,她总是想跟他们搭话,但小男孩子玩的开心,没有注意到她。我鼓励她找另一个有点没事干的小朋友试一试,那个孩子跑开了。我看到她的眉头紧皱,怯生生的。我继续为她寻找目标,终于但后来,她看到一个有点无聊的小男孩子就走上去打招呼了,才开始了采访。

图4:穿红色上衣的女孩在采访五年级学生

(图4)穿红色上衣的女孩子刚开始锁定两个胳膊拉着胳膊在走路的女孩子前面,那两个女孩子害怕地跑开了,显然她有些失落。我鼓励她再找下一位,身边正在玩的五年级女孩子挺有意愿的,我鼓励她先打招呼,看到她鼓足了劲,但那句话“同学,你好!我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最终没有说出来,她低着头不敢看抬眼看对方。我能感受到她那种话到喉咙说不出的感觉。

这个过程让我看到,有些孩子在家里,可能没有人教过她如何跟陌生人打招呼,看到如何打开话题所面临的困难。这个过程也让我看到,在没有固定的采访对象的情况下采访难度更大,帮助学生学生学习选择采访对象也是必要的一个学习。

(六)小组合作学习(摘自孙会果老师的课程总结)

小组学习是服务学习常用的教学策略。在营养与健康这个主题也不例外,很多的教学环节都采用小组学习:小组拼图、小组设计记录工具、小组实验、小组制作海报等。(图5)

学生一:因为小组学习可以让每个学习提升能力。

学生二:小组学习可以在一起拼图、剪贴做海报。

学生三:小组学习可以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三:小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多动脑筋。

学生四:因为小组学习可以让自己的想法更好,也可以在小组里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学生五:因为可以善于听取别人好的建议,也可以把自己好的想法说出来给大家听。

学生六:因为小组学习让我记忆深刻。

学生七:因为一个人不会还可以和别人讨论。

学生八:因为我们不能一直依赖老师,我们小组学习可以锻炼自己的自主意识,还可以合作发表,还能锻炼我们的语言和动手能力。

学生九:不喜欢 ,因为我喜欢个人思考、学习

喜欢,因为小组学习都可以发表意见、合作一些东西和资料。

学生十:不喜欢,因为我们组总有一个人在捣乱。

  • 学校课程·综合实践课

本学期,我在永济市栲栳镇韩村小学五年级班开展了《蜜蜂主题》综合实践课。韩村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父母外出开饭馆的较多。韩村小学是设在村子里面的一所小学,校内有高大葱郁的树木,环境优美,在校学生不到100人。选择在这个学校做蜜蜂主题,是因为之前欣悦做过这个主题,我当时觉得学生还是挺喜欢的。因为村子里也有人养蜂,就希望学生跟村民之间能有一些互动和交流。在这个课程的实施中,有一定的收获,也有一些困惑。

通过《蜜蜂》这个主题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许多关于蜜蜂的知识。在采访中也有了表达的自信心,也善于提问和思考了,在写作了也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下面是摘自《蜜蜂》主题课程总结:

(一)提升书面表达能力

当我收回来学生写的句子时,我发现不少的病句,病句有重复、表达不准确、口语化等多种问题,所以,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帮助修改。

① 蜂箱是用木头做的,因为玻璃一到夏天会被晒死,所以不用玻璃。这个句子中蓝色的部分表达不完整,可以改为:因为夏天玻璃做的箱子里面会很热,蜜蜂会热死。

② 蜂一天跑5回,150朵花蜜,肚子才会饱。这是养蜂爷爷讲的口语,表达不准确如果变成书面语:,每次采150朵花,肚子里的蜜囊才能装满。蜜蜂采蜜一天能飞5个来回。

③ 如果你不把蜜蜂往死里弄,它就不会蜇你。这也是爷爷的口语,有点不太文明,如果变成书面语:如果你不惹怒蜜蜂,它一般不会蜇你的。

这几个例子表现出来的写作问题主要是爷爷在讲述的时候,运用的口语,学生写的时候,就直接搬了上去。口语到书面语也是一种思维的转变过程,需要有意识地训练。

(二)交流中培养同理心

图6:听养蜂爷爷讲故事

坚持,也有的写到:感到养蜂的艰辛和快乐(图6)。

困惑:课程的设计和执行与学生的兴趣还是有些差距的。

第一,男生和女生对主题的关注度是不一样的。我想起来原来欣悦做的时候,是四年级的一群男生有兴趣去了解的。这次明显看出女生是不太喜欢的。在李店做的蜗牛课也全是男生参加的,没有女生。

第二,缺少整体的规划性,对学习内容和目标的定位还是不很清楚。关于《蜜蜂》的一些知识,在课本上有一些,对学生来说,没有那么有吸引力,也是因为我提前缺少一些调查。

自评:我的课程设计在发展儿童什么方面的能力,比较有自己的看法和把握,就是在课程整体的设计思路和学生兴趣话题方面比较欠缺。根本问题在于对学生生活的不了解。是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

  • 学校课程·阅读课

以下是摘自姚彩梅老师的阅读课总结:

本学期二年级的阅读课以“生长在春天”为主题,结合诗歌朗诵、绘本故事的讲述,开展了说一说、创编儿歌、绘画、绘本剧、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课程注重在自由与开放的氛围中进行,让孩子们愉快地主动参与学习。在此过程中,儿童的阅读、语言、 思维、肢体、音乐都得到了锻炼,增强了学习效果。

(一)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

课堂上在和孩子们共读故事完,我们经常会有一个小讨论:说一说(可以对作者、对故事中的人物说悄悄话,也可以说自己读完故事后的感受),有时也会以阅读单的形式让孩子们写一写。

低年级孩子是用直觉和感性思维的,他们的认知有限,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所以不能像高年级同学那样进行深入地讨论,在这里我设计了“说一说”这个环节,旨在鼓励孩子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

“说一说”没有是非对错,有的是小小的争论、辩解。记得读完故事《安的种子》,有几个孩子说,安太聪明了!春天来了,在池塘里种下了种子,所以就能发芽,开花。就在大家一致同意时,有一个孩子说:“安不是聪明,安是去集市上时问别人才知道的。”“不信,你们看那幅图画。”大家仔细去瞧,看到安手掌里有一粒种子,正在对人说话。说什么呢?我们猜猜:这粒种子什么时间种?在哪里种呢?什么时间发芽?开花?……孩子们理解了,原来不是安聪明,是因为安“不懂就问”,所以安的种子才会发芽的。

如果说阅读是一次“吸入”的过程,那“说一说”就是孩子们的再次吸入、消化的过程。“说一说”可以让孩子们听到不同的声音,纠正、启发自己的思考。

孙会苗评:孩子真是太了不起了,他们虽然说不出“聪明”的意思,但感觉他们理解到了“聪明”和“学习的不同”。聪明是指一个人天资高,记忆力和理解力强(来自百度的解释),而去集市问是表达的学习能力。所以,老师可能需要更强调学习的品质。

(二))孩子们先是列举了蚂蚁、蜜蜂、蝉、蝴蝶、蜻蜓、蜗牛等等一些常见的昆虫通过多种方式体验阅读的快乐

下面是摘自姚老师的二年级课程总结:

在共读绘本故事《好饿好饿的毛毛虫》之前,我和孩子们进行了聊天:“老师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有关昆虫的故事,你们知道哪些是昆虫呢,之后又有孩子想到了蛇、蚯蚓、蜘蛛,一些孩子认为不是,于是大家有了争执。我又继续问:“什么是昆虫?”全班没有一个孩子知道。这番聊天,我了解了目前孩子们对昆虫的认识,也知道了阅读后的延伸活动该怎样设计了。不仅要教给孩子们有关昆虫的知识,更要扩大孩子们的视野。故事结束,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1. 老师搜集影视《昆虫总动员》,大家一起欣赏。

  2. 发放有关昆虫类的书籍,自由选择阅读最喜欢的。

  3. 寻找并观察一种昆虫。

  4. 每人两分钟介绍自己观察到的昆虫。

(三) 老师能带领学生了解更多的科普知识、动手实践种下种子,都是不错的活动。下面是姚老师带领二年级学生种的种子观察和记录。(如7和图8)

三年级阅读课,姚老师选择的“爱”的主题和“李欧·李奥尼”的作品。在三年级姚老师也尝试戏剧的方式。下面是摘自她的三年级课程总结。

阅读李欧李奥尼的绘本《小黑鱼》后,几乎每个班的孩子都对海底世界很好奇,结合孩子的兴趣,我搜集了影视《海底世界》和孩子们一起观看。影视结束,大家对大鲨鱼、鲸鱼、石头鱼谈论得津津有味。于是我趁热打铁,每个小组可以用绘本剧中的“雕塑”来表现一种海底生物。虽然是第一次,但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令人刮目相看,同一种生物,不同的小组,不同的班级做的各不相同。(如图9.10)

![endif]--

图10 长长的海鳗

图9 :不同的海龟

姚老师也开始把学习的戏剧教育用在自己的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从姚老师的总结来看,姚老师对于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定位和自己的定位有写摇摆不定,到最后有些渐渐明白。下面摘自她的课程总结:

  • 对阅读课的理解

什么是阅读课?起初我觉得阅读课就是“听、说、读、写”四个字。有一段时间,我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就紧紧围绕着这四个字,生怕哪一点漏掉就不是一堂阅读课。

后来我遇到了绘本戏剧,我们尝试建构空间、扮演角色、故事创编、传故事等等。在尝试中,我真切的感受到孩子全身心的愉悦,积极地参与学习。一次戏剧活动,孩子的语言、肢体、音乐、合作、沟通都得到了锻炼,堪比一场大演奏。这时我觉得绘本剧也是阅读课,它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不同的感官,帮助孩子更好地去理解、去消化、去呈现。

这学期我力求我的课程设计及内容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阅读与孩子的生活联结。当我和孩子一起观察蜗牛、一起种下一粒种子时,我又困惑了:我怎么把阅读课上成了综合实践课?我静下来想:我最初的目的是什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及阅读能力。接下来我回想了孩子们做的蜗牛喜欢吃什么的实验。在实验中有的孩子查阅了电脑,有的孩子把水果、树叶、肉放进盒子进行观察,结果孩子们得出了蜗牛喜欢吃叶子、水果的答案。而且还观察了蜗牛的触角、粘液等等,显然,这次实验孩子了解了有关蜗牛的许多知识,同时也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

所以阅读课是什么?我觉得只要明确初心,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及各种能力。

在耿老师的阅读课上,她注重通过讲故事培养学生的倾听、观察、思考、想象能力能力。在创编儿歌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逻辑思维、创编的能力、概括能力。通过种种子培养观察能力和责任心,也和杨临双一起尝试了戏剧活动,探索戏剧活动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以下是摘自耿萍老师的课程总结:

《14只老鼠去春游》这次小朋友们就更厉害了,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画面,老六掉进水里了,都可以编出儿歌来了。先欣赏画面,再看看学生们的作品。(如图11)

图11:14只老鼠去春游

孙会苗评:耿萍老师的基础有些差,但是她也很喜欢学习,能把周末故事班的创编活动用在自己的课堂中。她和姚老师一样让学生种种子,养植物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她很喜欢音乐,原计划在任阳小学的音乐课在4-6年级上,应一二年级老师的要求,最后他俩一起备课,杨临双先给二年级上,耿老师给一年级上。

  1. 学校课程·社会与生活课

孙会果老师这学期仍然在韩阳镇祁巷小学李巷部给二年级学生上社会与生活课。她是怎样理解的她的社会与生活课的呢,下面是她在课程总结里写到(摘自她的社会与生活课课程总结):

社会与生活课是一门把学习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为什么会开展这样的课程?我有三个方面的思考:一、我发现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材与学生的生活有些脱节。二、学生的学习比较枯燥。三、目前现状都很注重学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相对较弱。针对现实情况,本学期,我的重点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课程与生活的紧密连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自己的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是非常喜欢这门课的。

所以,在她的社会与生活课中,她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诗歌朗诵、手指游戏、猜谜语、音乐节奏、戏剧活动等。(如图12 图13 图14)

她也通过观察植物和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手工制作更深入了解动植物的特点(如图15.16.17.1819.20)。还通过绘本阅读来帮助学生建立实践跟资料阅读的联系。

在观察了蚂蚁之后,让小朋友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二年级的小朋友提出了29个问题(如图21)。

她这学期尝试让学生提问,有的问题通过观察和阅读绘本得到了解决,有的还没有,下学期可以继续尝试。(详情请看她的课程总结)

孙会苗评:孙会果老师在课程的设计和执行方面掌握了一定的技能,需要进步的是在课程的框架设计上。

  • 学校课程·音乐课程

杨临双是今年在任阳小学带2-6年级的音乐课,她根据教材上的歌曲内容,结合奥尔夫音乐的元素,目的想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音乐审美与合作能力,还用体验式的方式教学生学习乐理知识。下面摘自她的课程总结:

(一)对音乐课的认识

在学生的观念里,一直觉得音乐课就等于唱歌课,从来不知道音乐课,还可以上的这么有意思,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学生知道原来音乐课也可以这样上,可以边走边跳,可以把身体当作乐器进行拍击,可以根据音乐舞动,这对于他们平时上课方式是一种冲击,也开拓了视野,对学习可能有了新的定义。

(二)学会尊重

21换伴游戏戏

[endif]--在我上课班级里,有一位女同学,上三年级了也不会写字,班里的学生排斥她,不愿意跟她玩,老师也不怎么管她。而在音乐课上,我会邀请她一起参加音乐活动,开始时学生也都不愿意与她搭伴,后来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慢慢的接受了她,有时在音乐活动中,我会专门为她挑一位做的比较好的同学跟她搭档,而她在同学的带领下也都完成了教学内容,真是不可思议 ![endif]--

(三)思维绽放

在学习节奏型的时候,以“我叫xxx,今天我很xx”的句型介绍自己,开始同学们也都没什么想法,跳不出老师给的框架,大部分学生都说高兴、开心、激动等比较熟悉的词语,令我惊讶的是,在给五年级上第二次课时,他们完全跳出了思维限制,班上17个人,没有一个说的是一样的,有的同学说:今天我很饿,有的说,今天天气很不错,有的甚至说,我今天想打人等等,我想其实学生内心还是有很多想法的,只是平常没有机会展现出来,在这次课上,终于有机会展示出来了。所以,当你给于学生自由的空间,学生的思维就会绽放!

(四)学生对男女意识的改变(如图21)

在农村教育上,男女关系问题一直是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我看到当时,有的男女搭伴,中间能隔一米远的距离,说起来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学生应该已经适应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男女关系也没有那么排斥了,大部分同学已经能接受男女搭伴。

孙会苗评:杨临双对教育很有天赋,她自己可以做到细化步骤,调整课堂、反思,现在在目标定位方面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实践·社区课程

这学期的社区课程,我们尝试了绘本剧的设计与教学。因为去年学9月份我们团队成员一起在西安参加了绘本剧的培训之后,感觉一个人在课堂上的尝试还是挺有限的,刚好宏道园的儿童活动中心场地因为村委会修建暂时停止。人手也多,讨论和执行也比较好一些,大家可以把学到的经验用到课堂上,所以这学期的戏剧课是大家一起讨论和实施的,也有相应的备课和记录总结,像教研的形式。

我们每周六做完活动后,就现场讨论反馈1个多小时,然后决定下一次活动的具体内容。最开始,我们基本上按照培训中学到的活动,一个一个做,第一次绘本《好脏的哈利》做了4次,做下来感觉有些地方重复再做。我们反思到做绘本剧,也是需要一个整体结构的,每次活动不是独立的;从人员的分配来看,四个人每人上一次课,有时候大家的思路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后来,我们就调整为每次有2个人主上,其他人可以做拍照、协助工作。

这学期在做绘本剧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1. 选择绘本的一些原则

  • 绘本故事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想接近,比如《好脏的哈利》讲的是一只狗洗澡的故事,洗澡和狗都是孩子生活中的事情,所以,孩子就比较喜欢。

  • 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像《蚂蚁哈西瓜》这个绘本中,蚂蚁吃完了西瓜,想用西瓜皮做很多的东西,这就给了孩子想象的空间。

  • 场景丰富一点好。像《好脏的哈利》,主人想给它洗澡,它不愿意,逃跑后就去了各种地方,铁道旁、花园里、路过餐厅,这都给表演提供了场景。

  • 对不小孩子来说,最好角色多一些比较好。像《森林里的聚会》,里面有很多的动物,孩子对于动物都比较喜欢,也有了扮演的机会。

2. 框架设计的重要性。先根据绘本的内容,结合戏剧的要素,确定每次课的具体内容,最后串起来就是一个绘本故事剧了。下面是根据戏剧元素(如图22)设计了5次课的内容。

3. 我们觉得对于4-7岁的孩子来说,一个绘本做3次,6个小时比较合适。太长了孩子的兴趣可能就不高了。对于小孩来说,听故事和手工还是必不可少的。

  • 学习·暑假夏令营和培训

今年暑假的工作可以分三个阶段:夏令营前、夏令营中、夏令营后,夏令营是与益微合做的。夏令营之前主要是曹旸老师帮我们做了一些关于文件整理练习,还做了如何规划夏令营,如何区分事情、目标和任务,另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沟通的重要性。夏令营中,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工作以及与对方合作,夏令营后主要做了个人成长的支持。

(一)第一个阶段的学习夏令营之前

夏令营之前的学习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以下几点:

  1. 工作的规范性

这几年来,我们都在自己做着自己的实践,不像其他单位或者机构,什么都有模板。就像工作文件命名,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做,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是存在的问题是,有时候自己的文件可能自己都找不到,这次曹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整理文件的方式。看过整理好的文件,自己都感觉到很舒服,我当时很困惑,为什么当时不提出这样做,带来现在这么大的工作任务,曹老师说以前自己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做。我渐渐明白,我们做的事情都是在一个尝试的过程中,没有人做过,所以难免有失误过错,我们需要在不断犯错中学习和成长。

2. 事情、目标和任务

关于这个问题,曹老师花了很多的时间帮我们清理。之前,更多的是辅导我们的教学目标,但是用到事情中,我们就蒙了,不知道什么是任务、事情和目标。这也导致我们在和益微谈夏令营合作的时候,没有清晰的目标定位。曹老师就以夏令营为案例,让我们分析事情、目标和任务的区别,我受益颇深。曹老师让我们头脑风暴想夏令营可能的目标,最后确定我们本次夏令营合理的目标。当我们在描述目标的时候,还是很难写出来,我当时就在想,我们为什么这么难以写出来呢?后来,我发现还是我们思维的转换问题,缺乏对象感。后来我就尝试把服务对象先找出来,比如:学生可以从夏令营中学到…… 大学生从中得到……永济团队成员从中得到……,这样以来,目标就比较容易表达了。任务就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后来,让我为难的是:不知道做任务表,因为不知道怎么把时间、任务、人员这样负责的内容怎样放在表里,可能我们的水平还跟小学生差不多,只会简单的表格。也有一种思维的局限,觉得表格里面不能放那种负责的文字吧,后来看到鲁力做的,我就明白了,只要是可以说明问题的都是可以的。

3. 夏令营的规划

今年的夏令营让我们意识到沟通是多么的重要,包括最初和益微的沟通、和欣悦的沟通、和鲁力的沟通等等。主要的问题是和别人合作的时候,不知道应该按照一个怎样的程序来做,什么时间跟什么人沟通什么事情,其实也是缺乏一种整体的规划意识。也是因为对方也可能是第一次和机构合作的方式,因为之前他们的方式就是和学校合作,学校提供场地就行了,也没有像今年跟我们合作这样复杂。现在回想起来,当要做这样的事情时,需要先了解对方的情况,然后和欣悦讨论这个事情的流程应该怎样进行,分阶段性的规划才跟进。这也是这次夏令营中最大的教训。

(二)第二个阶段:夏令营中

在夏令营中,曹老师不断推动我们如何与对方沟通和学习。老师们积极听课,从对方的课堂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也开始主动地给对方反馈我们的建议。这对于我们也是一种挑战,按照我们的想法,我们总是会担心对方受伤害,总是担心相处是否愉快。但是看到他们能欣然接受一些建议,我们也变得坦然了些。这个过程,让我看到,在与别人交往中,其实总会有些不适应和不愉快,我们也需要有勇气面对可能发生的不愉快,但是更重要的是推动教育在此发生,但是这不等于不顾及对方的想法。我们需要在生活上关怀他们,但是在工作上传达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合理推动他们思考教育的可能性。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是教育者或者教育对象。

今年在夏令营中,我们上了部分的课程,最初志愿者们认为我们占用了他们的时间,到后来他们也学到了些东西,最后大家的看法有了一些改变,现在想来都是值得的。

关于我们的课程问题。最初在夏令营的时候,我是想上一个关于《水》的主题课程,后来还是因为一个新的课程规划是有难度的,最后改成拿出自己觉得有把握的一些课程来上。现在想来,我们还主要是对夏令营的目标不是很清晰,如果能清楚地意识到想要给对方一个例子看的话,可以选择一个自己觉得最好的方式来上,不至于最后弄得一团糟。另外,就是我们在面对新的学生,新的情况的时候,还是缺乏对情境的认识,还停留在“课”怎么上,从自身出发的。没有考虑到具体的情境是什么?对象是怎样的?在这个具体的情境中,我想达到什么目的。所以,在夏令营的课程中,没有展现我们的优势。但是如果意识到了,这就是学习。

(三)第三个阶段:个人成长

很佩服曹老师对人的理解和各种各样的框架图。对团队每个人的成长疏导,都用了不同的方式。对耿老师做了亲子关系疏导和详细的个人发展梳理;对姚老师做了学习方式的分析;给会果做了课程的梳理;还给我做了团队的规划和我与闺女的沟通,针对每个人不同的需求做了不同引导,大家收获满满的。

  • 工作回顾反思

去年一年的工作规划中,有些部分没有执行到位,反思如下:

  • 整体布局规划

去年的工作模式还是主要服务学校的模式开展,去年总共服务了5所学校,本学期学校的课程加入了杨临双和耿萍老师在任阳小学的音乐课。从这学期实施来看,5所学校有些多,团队精力有些分散,对学生的影响效果有些局限。接下来,我们将缩小服务学校的数量,深化服务质量。

耿萍老师和孙会果老师在宏道园村的活动场地在改善,所以他们的工作都集中在了侯家庄活动中心。今年没有做家长会,因为冬令营和夏令营都做了新的活动,耗费了比较多的精力和时间。

原计划以“育才”学校为基地学校,重点探索,影响学校的教师,原因是当时认为育才的李校长对我们的工作还比较支持。上学期从执行来看,由于李校长是被聘用的校长,在学校决策和实施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想要推进的“教师个人成长小组”,没能继续下去的原因,也是因为具体工作执行推进的问题。

  • 教研

本学期开展教研的工作重点没有放到听课方面,一方面是因为阅读组对服务学习的课程没有太多的兴趣,每次听课,她们都很难投入,可能也是因为我的组织方式有问题。另外,就是我的专项并不是擅长阅读,所以研讨中难免会有些难度。所以我们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共同探索绘本剧。因为去年9月份学习了绘本剧,宏道园的场地也暂停了,整个团队就有了这样的集中力量,所以我们在侯家庄周末活动尝试了完整的绘本剧教学活动,也取得了良好效果(详情请见后面的周末故事班总结)。后来,姚老师在她的课堂上,也用了肢体构建的方法,耿老师也用儿歌创编。但可能不足帮助老师如何定位自己是对自己所支教的课程的理解和把握。这个方面在今年8月份曹老师有具体的培训,感觉好多了。(详情见后面分享)

  • 学习

团队读书会还是继续进行,就是在选择书籍方面,有些不恰当,去年讨论规划的时候,我们都有一致的看法,就是对学生并不是很了解,我们的课程设计有时候会脱离学生的生活,所以大家很想多了解儿童,就希望看看《儿童观察》方面的书籍,没想到这样的书籍还是有些过于理论化,对儿童的观察还是要在和儿童的交往中实现。可是原来的班级太多,都记不住学生的名字,在校的课时又少,所以还是挺难的。目前,我觉得可行的办法还是上课的时候,碰到某个问题,多问问学生是怎么想的。比如,暑假的时候,让大班的学生给小班的学生去分享,他们马上回应说“不去”,我们简单地理解可能就是觉得他们不愿意,但经过询问,才知道他们是由于害怕不去。如果他们是觉得没意思,那老师就不能强迫他们,但如果是以为内害怕,老师就得推动他们去。所以,可能还是要多问为什么。

  • 外部的支持

本来在计划中,还想请“光合”再跟我们一些支持,但是在后来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他们可能并不适合做课堂支持,比较善于做个体的观察,这与我们的需求也有些距离,费用也实在有些高。所以没有继续的合作。这里面也有我的问题,我主要对其他机构缺乏一定的了解和判断,对我们自己的需求也缺少一定的认识和分析,所以造成这样的后果。

综上所述,在工作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1. 规划能力还是不足

体现在去年想要在育才做的教师成长支持,还有夏令营中存在的问题。都是缺乏对自己对别人的了解和判断。

2. 组织管理还需要规范

在以前的工作中,给了大家比较自由的空间,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会议记录、教研记录等等,如果没有一些严格要求,大家容易松散,不是说大家不认真,而是人都会有惰性。所以,接下来一年,还是需要加强管理的力度,有一定的评估机制。

3. 工作中的沟通能力

工作中存在沟通问题主要是因为。第一,不知道怎么处理,然而在这个时候,也不知道怎么表达这种情况,就处于一种木讷的状态。另外,就是早年形成的习惯,不敢说出来。下一年都要从日常中的事务开始练习,努力突破。

4. 学习能力

确实看来,我们的学习能力还是需要提高的。因为之前的个人发展计划中,提高的学习任务都完成地不好。就是缺乏学习的规划和自律。往往在计划中提到的学习或者工作,但是做的时候就变成了另外一套,所以,需要每个月把自己的个人发展计划拿出了对照,帮助自己清楚自己的目标,使得学习更有针对性。

过去的一学期,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经过7,8月份的反思学习,大家开始了新的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相信又是一次新的旅程的开启,祝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继续前行!

![endif]--

English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No tags yet.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