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参加乡村文明发展论坛学习总结

2016年19-20日,永济团队4人在北京参加了乡村文明发展论坛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政府官员、学者、公益机构,也有一线的校长和老师。下面结合自己平时生活中的观察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

  • 乡村教育的核心是注重“人”的培养

乡村文明发展论坛今年是第四界了,今年的主题是“乡村文明复兴与有根的乡村教育”。为什么不是重建,而是复兴呢?这是温铁军老师当时提出的问题。他说,乡村建设并不是现在的新名词,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由梁漱溟、晏阳初等老一辈乡村建设者发起的乡村改造运动。还有陶行知、黄炎培等通过创办乡村教育以达到实现乡村改造的目的。他也谈到自己前些年在河北定县恢复乡建院的经历。他认为现在的教育产业化不能培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环境相处的智慧,所以,需要我们以一己之力做一两件事情,共同推动改变。听了温老师的分享,我非常认同,现在的教育更需要尊重“人”这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不能千人一面。我们真的不能追求太多,只要能扎扎实实做好一二件事就好了。而且,这跟我们的教育理念也是吻合的,“人”才是教育中的根本。这里的“人”不光是学生,也包括教育者(老师、家长)。学生的成长,更需要懂教育、爱教育、身体力行、内外一致的教育者,而乡村教育促进会这么多年来也一直在这方面努力探索着。

如果说,温铁军老师是乡村建设的领头军,那么杨东平老师就是教育改革的一面旗。他和他的团队创办了民办非盈利组织——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要研究教育公共政策倡导,借助教育界内外的力量推动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他说,乡村教育的真正短板是“人”。这一点我非常认同,我在农村学校工作中发现,新毕业的学生工作一两年后,稍微有点经验,就想法设法离开农村,调到城里的学校。如果调不到市区学校,调到城边学校也是亟不可待的。再有,这几年在RCEF的工作中,我也发现,真正想在农村做点事的老师还是不太容易找到的,我理解欣悦常说的想要找到真正想要做教育的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他分享了在湖南和江西利用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措施补给农村学校人力资源的缺乏还是有效果的。这是从师范院校切入的一种教育改革方法。

  • 乡村教育改革需要多方合力

教育是农村人的事吗?是大学教授的事吗?是政府官员的是吗?看看下面的案例可能就有了答案。

河北邢台的一个学校,校长通过改造学校的饮水、住宿条件,通过CCtalk网络课程,参加小规模学校教师成长计划,使外出进城上学的学生逐渐回到村子上学。还有藏族吉美坚赞学校,通过创编适合藏区孩子的教材和教学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校长说:“一切都在修行中,为了孩子修行最为重要”。现在,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具有藏族特色的职业技术学校。有藏医药、计算机、摄影、唐卡绘画、旅游英语等多种专业。还有四川阆中,是嘉陵江畔的一所偏远山区学校,教育局长分享说,越偏远山区,投入的资源越多。学校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改建校舍。把原来的青砖瓦改建成图书室,他说:“宁可书被学生读烂,也不让它在图书室躺烂。”学生自己种菜吃。他认为乡村教育的凋零一方面是城市化的发展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乡村学生对村子缺乏感情。他追求的教育是希望乡村孩子阳光自信。张孝德教授点评说,这么多年在重建乡村教育工作中一直个顾虑,就是怎么样能留住乡村的人才,局长的分享好像找到了答案,就是培养乡情。我们选择决定个人的去留,但可以在心理种下一颗“乡情”的种子,也许他/她会到外面闯荡世界,但不管走到哪里,总会关注乡村的发展。就像乌日娜老师,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歌唱家。当她发现自己的民族的语言、歌声频临消失的危机时,通过组织小鹿艺术团,让本民族的语言传承了下来。乌日娜用一部歌剧救了一个民族。这些都是从学校到教育地方官员所做的努力。

光是学校的改造够吗?当然不够,在乡村发展推进的浪潮中,涌现出了很多以复兴村子阵地的传奇人物。像浙江义乌的何斯路村,在何永辉的带领下,开办了老年大学、成立了功德银行、举办孩子的冬夏令营活动,重建了教育载体,恢复了乡村的文化传承功能。还有我们邻村寨子村,通过组织红娘手工艺、老年食堂、乡村幼儿启蒙教育等让农村重新焕发活力。还有一位老人知青下乡时在中学当了中学教师,到知青返乡时,他放弃了转为城市户口的机会,在村子里把人们以前使用的农具、生活用具等保留下来,建了个乡村博物馆,现在已经开放给孩子们,成为孩子们实践活动学习的阵地。

这地会议有很多的案例分享,每一个机构或者学校的切入点都不同,就想温铁军老师说的,改革不是靠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组织的力量,需要多方力量汇聚,方能有所突破。

  • 乡村是文明传承的阵地

这会议我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对“文明”的理解。以前听到“文明”二字,总觉得和自己相隔很远,跟自己没什么关系。这次我对于“文明”有了一些认识。文明就是人们在长久的生产和生活中生长出来的智慧。是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摸索出来的对自然规律的了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法。文明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就拿永济农村冬天取暖来说吧,很早以前我们用烧炕取暖,后来很多人开始使用电暖气,为了便捷。但是很快人们发现电暖气不能使整个房间暖和,消耗的能源还多。最近两年,人们发现地里很多柴禾烧了挺浪费的,就用油桶改造成烧柴的炉子,或者改建了地暖,烧起来热量大,还把地里的柴禾利用了。以前还看到村里巧手人把不穿的旧衣服改成门帘,座垫等。我想,你不知道如果没有吹风机,人们是怎样把麦子里的麦粒和麦皮分开的,你可能也难以理解下雪天收集起来的雪融化后可以用作夏天防暑,耳朵里进了虫子往里滴几滴油虫子就会出来,上火了喉咙疼喝个生鸡蛋可以快速下火等等……我想这些都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发明创造。这种智慧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是不能培养和激发出来的。

这些年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乡村的文明逐渐在消失。听到很多在城市生活的人都有同感,即使住在对门十年都不认识,在农村可能邻居都知道你女儿今年多大,上几年级,儿子在哪里工作等等。家庭互相了解可以到这样详细的地步。还有家里过红白喜事需要各种技艺的人。比如,白事需要叩拜的主持人,需要写对联的人。红事需要找人开面(开面后,姑娘就变成了待迎娶的媳妇),需要包很多馄饨,这些事情把人们聚集在一起,关系拉近了。以前家里的没馍了,到邻居借一个,自己蒸好了,再还给邻居一个。自己家里没有的农具,从邻居家借一个使用。至今还记得村子里某一家刚有了电视机,几乎全村的人挤在一家看电视。但现在,不需要了,没有馒头,可以买,电视可以买。工业化的生产看似满足了大家的需求,但从某种程度上也消弱了大家之间的来往。人们的关系也显得没有以前那么亲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如何建立新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交流空间也是很多关注农村发展的人们在探索的事情。

我可能说得并不全面,或者理解不到位,但有一点点理解了为什么大家都在呼吁的“教育的根在乡村”,这是由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的。我明白了为什么乡村的复兴、乡村教育至关重要的原因了。就像张孝德老师说,乡村教育的教育是留得住心的教育,用乡土文化连心,养人,留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教育。现在需要小规模的、人性化的、温和的、柔软的教育,应该把孩子教育的自主权还给家庭,激活乡村教育。这也是成本最低、最可靠的教育,因为家庭愿意为孩子的教育付出,最有力和真诚。张孝德老师这段话进一步说明了乡村教育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乡村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培养,不是留住人,而是留住“人心”。乡村教育改革是各方力量汇聚才可以实现的。乡村是继承文明的阵地,新时期探索新的乡村结构模式是乡村发展的核心任务。

下面是各位老师的学习感受(节选部分)

姚彩梅

此次参加参加第四届中国乡村文明发展论坛,我感慨很多。我没想到这次参会者不只是一线教师,公益人士,还有很多不是教育系统内的,大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关注着乡村文明,致力于文化传承,为什么呢?

今年4月,我参加天下溪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乡土文化”。通过这次论坛,我知道了:学习“乡土文化”可以让我们的孩子看到家乡,了解家乡,与家乡建立感情,成为有根的人。学习“乡土文化”对我们的孩子是百利而无一害。

这次参加21世纪教育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乡村文明发展论坛”,让我茅塞顿开。为什么要学习、传承乡土文化?让我们的孩子明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因为长期接受学校教育的孩子与它们生长的乡村、土地、人已经脱离太久了,他们对田野里的庄稼、果树熟视无睹,对风俗习惯不知所以然,甚至对邻里乡亲都很冷漠。无根的教育让人空虚、冷漠、浮躁、没有安全感,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孩子大学毕业了,不知道“我会干什么?”“我要到哪里去?”乡村文明的发展、传承是迫切需要的,正如张孝德教授总结:乡村需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教育,需要留得住孩子的心的教育,用乡土文化连心,养人,留人。

此次论坛有一位藏族小伙给我的印象深刻,也让我启发很多。现在他生活的草原已经做到了“零垃圾”,人们购物用的是自制的布袋,日常用的器具盆、缸,大多是木质的,这样既保护了水源,也给我们一个洁净的生存空间。他是怎样做到的?当时有困难吗?最开始他从自己做起,在村庄,在小河边捡垃圾,装车运走,慢慢地吸引了一些年龄大的人,小孩,最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我想,这就是最好的方法,乡村文明的发展,需要我们人人从自身做起,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

孙会果

这次论坛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仅从参会人员来看,有国家行政人员,有教育研究院的人士,有教育区长、有老师、有村长,有基金会的,有媒体等各界人士。大家从四面八方汇聚一起,共同探讨教育的相关问题。从此也可以看出教育的改革的方向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从上而下的(国家行政人员),从里到外(教育区领导),从下而上的(老师、村干部),从外到内(关注教育的公益机构)。总之教育的改革是要靠大家合力才能完成的。从论坛内容上来看,大家都在分享自己所做的事情,小到个人,大到学校、村庄,再大到教育区。虽然大家所做的事情不同,形式不同,但最终目标相同,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去做乡村教育,传承中华文化,做有根的教育。论坛结束后,我们也进行了讨论和反思。

一、为什么要传承乡村文化?

1、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在乡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了,乡邻之间走动的少了,失去了乡邻之间的互帮互助。

2、孩子失去了根 现在的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后,很多在外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回到家地里活也不会干,内心感到了空虚,正如张效德老师的话,孩子寻不到根。

3、乡村文化的遗失 比如在我们小的时候,每到过年蒸花馍,家里的孩子就拿上面自己捏出很多的漂亮的花馍。现在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去做,让孩子失去了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失去了创造性。

二、我们在自己的课程中应该怎样去做?

1、课堂与生活的连接

在我们的课程设计中,一定要注意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把课程的内容尽可能的拓展开去,带领孩子到生活中去,到大自然中去,传承乡村文化,做有根的人。

2. 课堂与社会的连接

在学校里,尽可能的寻求一些机会,把学生带到社会中学习,去博物馆、去动物园、去图书馆等,让学生把社会当成一个大课堂。

耿萍

第四届中国乡村文明发展论坛的感受:一、做有根的人不管是我们人类还是自然界有生命的东西如果没有了想就会感觉很浮燥,失去了安全感。二、做有根的教育。我们的祖先,我们的父母,还有我们的生活环境看似很小但教育之大。三、传承很重要。乡村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们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一员要敏感,在教学中要与生活多联系。

English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No tags yet.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