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让画笔动起来!--试试这样教语文(5)

据我观察,小学阶段的孩子大都喜欢画画,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而且孩子天生对色彩和线条有很好的把握能力。不用老师讲什么技巧,他们能靠着几乎本能的直觉把色彩搭配得自然而协调;他们画出的线条也往往朴拙有力。在没有成人干扰的情况下,很多孩子的画虽然简单,但质朴、率真、直接,很有表现力。这可能是一种直觉能力,反倒是在成年人那里,如果不经专业训练,会慢慢退化。

高年级的学生这方面的兴趣就有所降低,但他们仍然很喜欢那些图文并茂的读本,尤其是绘本。毕竟具象、直观的事物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图画、视频、音乐等能更直接、更迅速地通过感官进入到他们的认知系统中,等于给了他们一个更直接的信息接收渠道。所以,我想绘画应该是很可利用的一种教学手段。

绘本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大家熟知的童话故事。我不想用过多的问题和宣讲,跟学生去翻来覆去地“挖”文中的思想感情。这么优秀的文本,应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但需要通过一种合适的方式,能让他们把感受和体会表达出来。

我之前曾在晚自习上带着学生读《夏洛的网》,并让他们把自己听到的感兴趣的场景画出来。我感觉这个方法应该也可以用在这篇文章的学习上。

于是,课上我向学生提了几个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问题,保证学生初已经了解来童话的主要内容。然后,布置任务:“今天我们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解读这篇童话——画画!你们要用五幅画把这个故事画出来。一副是小女孩走在街上卖火柴时的场景,另外四幅是小女孩的四次幻想。看每个小组能不能画出一本图画书来。”

具体要求:

  1. 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同学画一个场景;人数不够的组可以有人画两幅。

  2. 要把文中的细节都画出来,包括人物(外貌、动作等)、景物、小女孩的幻想等;

  3. 要配上简要的文字说明。

这个学习任务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深入、细致地阅读课文,尤其是锻炼他们的信息捕捉能力。看他们是否能尽量多地发现文中的细节,并对其有多体会。

布置完任务后,我让学生当堂画出来。有学生只是之前读过一遍,就很自信地凭着自己的想象画起来。这时,我在班上一边“巡视”,一边提醒他们注意,画得和文章中描写的事物是否相符。让他们不断地返回课文,去读相关的段落。

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画信心不够。他们已经不能像低年级的孩子那样随心所欲地去画了,而是希望自己能“画得像”。但能把人物、衣着、街道等画得像是需要一定的绘画技术的。我告诉他们:我们不是美术课,不需要画得有多好,重要的是符合练习的要求。

(没找到学生画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贴一张他们画的《夏洛的网》)

画完之后,我把学生的画收起来。同样场景的放到一起,选出比较出色的,展示给全班学生。大家一起讨论:

  1. 这个同学画出了课文中的哪些内容?还有哪些没画进去?

  2. 哪里画得最准确?

画得最准确有两个层面,一是实物画得准确;二是把氛围和情感也表现出来了。学生因为缺乏绘画基础,很难把人的表情、细微的动作画出来。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能把氛围表现出来。尤其是最后一个场景(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看到过《卖火柴的小女孩》别的版本,可以参照),有的学生用一圈黄色的光芒罩住小女孩和奶奶,温暖、光明的氛围表现得很到位。

这里的讨论,可以逐步进入童话的主题:对小女孩的同情、小女孩对幸福的渴望、现实的冷漠无情等。但因为是第一次运用这样的方式,我自己准备不够充分。学生对自己画出来东西也不够自信,讨论的热情不高,过程有些散,并未达到逐层深入的效果。

另外,我忽略了一点:每个学生的“画风”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没办法让他们的画构成一个风格统一的绘本故事。

不过,大部分学生能够通把课文中相关的信息表现到画上去,虽然的确有学生画得质量不高。但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是经过了认真阅读,对课文有了相当的了解和熟悉度。这比让他们直接阅读课文,效果要好很多。

作为绘本创作,这次练习显然是不成功的。绘画的难度多少打击了学生的兴趣。但“促进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捕捉关键信息,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这个教学目标是实现了的。

我心目中的山海关

《山海关》是六年级上学期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但写得过于成人化。抛开其中的大而无当的煽情不论,因为学生缺乏必要的地理与历史知识,很难理解其中某些句段的涵义。于是我编辑了一些网上介绍山海关和长城的资料,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让他们对照着课文来读。但我知道这些说明性的资料比较枯燥,那些数字、地名不太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于是我布置了一个学习任务:“把你心目中的山海关画出来。”

具体要求:

  1. 要充分利用课文和补充的阅读资料里的信息,表现出山海关的气势、山海关的构造、山海关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与长城的关系。

  2. 要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说明山海关和长城给部分的作用。

这次,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不少。原本枯燥的阅读材料,在他们手里被翻阅了好几遍,有的学生还做了标记。结果,大部分学生都画得不错。课文和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基本都能画到画里去。比如,山海关结构中的关键部分(他们尤其喜欢写“天下第一关”这几个字)、长城的结构、各部分的作用,学生都可以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次绘画,不仅促进了学生的阅读,也锻炼了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可以明显感觉到,学生对课文和阅读材料的兴趣很高。如果不是通过绘画这种方式,是没办法激发出这样的兴趣和阅读效果来的。

《詹天佑》——通过绘图了解技术

这篇课文涉及不少工程技术方面的内容,尤其有两个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些难度:人字形轨道和隧道开凿方案。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学这篇课文时就没搞懂“人”字形轨道是怎么回事,虽然当时老师是画在黑板上的。我决定让学生自己画:“读课文中相关的段落,按照自己的理解把人字形轨道画在练习本上。先自己画,画完之后可以和同桌讨论,看你们画的一样不一样。”

稍稍出乎我意料的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就画出来了。其他学生稍有差错,比如把左右位置弄反了。但经过讨论,很快也纠正了过来。我把学生请到讲台上,他们也可以很快地在黑板上画出来。可以断定,他们的确理解了人字形轨道是怎么回事。

而开凿隧道的方案就有些困难了。尽管我解释了什么是“工作面”,大部分学生能理解从山顶打两口竖井是怎么回事,但他们怎么也找不出六个工作面来。于是,我让学生在黑板上画。连着上了两个学生,把山峰、竖井都画出来了,但就是不知道六个工作面在哪里。直到第三个学生上去,才指了出来。

(忘了拍照片,图是我画的,给读本文的非理科生做参考:))

于是我进一步说明,如何在图上画箭头,做标注,以及怎样理解类似的平面图(剖面图)。通过这次课,可以发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未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他们是需要类似的读图、绘图训练的,一方面可以锻炼空间想象能力,一方面通过图示来帮助他们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

体会“规则之美”

六年级下学期有一篇课文:《美丽的规则》,讲的是作者在澳大利亚遇到的参加摩托车赛的人们是如何遵守交通规则的——尽管马路上一侧车流量很大,另一侧基本上没有车辆,但没有一辆车会越过中线。

作者是从墨尔本出发去菲律普岛时遇到这一情景的。我发现有的学生虽然大致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但弄不清课文中提到的几个地名的相对位置,或者搞错了方向。于是,我要求他们把作者遇到的这一场景画出来。并标明方向。

这篇课文里,有一句话很关键:“我们乘着一辆车,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出发,赶往南端的菲律普岛”。很多学生以前没听说过澳大利亚和墨尔本,更不用说菲律普岛,所以要提醒他们注意这几个地名,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是理解这篇课文的基础。

学生画起来还算顺利。虽然一部分学生一开始还是会搞错方向,但稍加引导,他们都会改正过来。绘画的直观性让问题变得简单了。

而且通过绘画,学生自己就可以清晰地意识到两个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主动思考、解决它。而如果没有去画,一部分学生就会或多或少地忽略它,课文读下来,只是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当然,老师也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注意,但绘画更具象、更直接,只是会花比较长的时间。

这次练习,还让我获得一个新的认识:有时候,学生的阅读能力体现在对文本信息的敏感度上。敏感度高的学生能比较准确地抓住关键信息,从而支撑起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敏感度低的学生(或学生对某些信息敏感度低的时候),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可能就会出现模糊不清、似是而非的状态。尤其是遇到陌生信息时,理解上出差错的几率会明显增加。所以,这不仅是一个认不认真的问题。

“故宫导游图”

六年级下学期的《故宫》是一篇说明性文章。虽然文中用了不少“金碧辉煌”之类的词语,但只是读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一课,我的两招是:(1)用投影把故宫的照片放出来,把“金碧辉煌”、“奇珍异宝”等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2)布置任务:画一张故宫平面导图,让没有读过课文的人也知道故宫里都有啥。

看照片时,顺便把“斗拱”、“藻井”等建筑上的名词解释给学生。他们一边看,一边“哇……”地惊叹。兴趣调动起来后,顺势推出画图的任务,他们很积极地投入了进去。

课文重点介绍的城门、宫殿、珍宝馆等,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得出来,并能确定大致的方位。但他们也遇到了问题,主要是比例把握不好。有意思的是,课文中先提到的和介绍详细,所占篇幅多的,比如金水河、太和殿,他们就会画得比较大。但几个大殿画完后,发现乾清宫等几个后宫宫殿没地方画了——这几个宫殿课文只是一笔带过。文中有两句话很关键:“保和殿的北面是一片长方形小广场。广场以北就是故宫的后半部分,……”好几个学生都忽略了。这时才直挠头:“哦,没注意。”只好重新布局,再画一遍。(如下图)

也有一些学生方位感不是很强。需要老师先帮他确立东西南北四个门,他才能往里面“添”东西。这说明他们很欠缺对这类平面图的阅读经验。

之后,我让学生分享这次学习有什么收获,他们表现得挺积极:

  1. 更熟悉故宫了。有的学生说如果他真的去了故宫,可以自己找到很多地方。如果不画就不会这么了解故宫。

  2. 读书要认真。尤其是一开始没有确定好比例的学生,基本上都画了两遍(有的男生是用胶带纸续上去了一张纸),他们表示以后一定得看清楚了再画。

  3. 知道怎么画平面图了。包括怎样确定方位,先画什么后画什么,画哪些内容等。

试试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一共和学生试过两次。第一次是六年级下学期学习课文《种瓜得豆》时,作为一个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总结课文的主体内容。

我先稍作说明:这是一副鱼骨图。鱼的嘴巴代表课文一开始提出的问题;用鱼头主体代表对问题的回答和解释;而鱼身则是代表为了解释转基因概念所列举的实例。把课文中的四个例子用简要的文字填充到各根鱼骨之间。

然后,让学生在本课第一课时结束后完成这个练习。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结构和主体内容,使学生获得更清晰、完整的整体印象。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归纳、整理能力。

但是,学生交上来的“鱼骨图”大部分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虽然他们已经熟悉了课文内容,但还没有学会怎样用图示的方式把一篇文章的结构呈现出来。尤其是把一篇课文同这么陌生的一个怪物般的图联系起来,对他们来说有点难度。因为这一课重点是要完成一次辩论,我只在课下对他们做了一些指引,没有继续要求他们继续钻研下去。不过,有几位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是做得比较出色。

第二次使用思维导图,是六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总结复习时。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科学与发现”。我首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科学精神: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包含哪些内容?

“好奇心”、“怀疑精神”、“探索精神”、“奉献精神”、“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都是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涉及到的。简单归纳之后,我要求学生用一朵花把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表现出来。这张图有三层,中间一层是“花心”,代表科学精神的定义;第二层是花瓣,代表科学精神的内容;第三层也是花瓣,要列出对应每一项科学精神的课文(包括以前学到的课文)来。如下图所示(现在找不出当时学生作业的照片,只好我自己再画一张,贴上来。说实话,有的女生画得比我好):

利用这朵花,可以很直观地把整个单元的主题和内容概括起来。让学生既再次熟悉课文,又能跳出课文,使每篇课文在一个宏观的主题背景下与相应的主题一一对应。

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好的思维训练方式,但我接触到思维导图并决定尝试的时候,已经是到六年级下学期了。没有时间继续深入下去,也是一个遗憾。

总 结

“让画笔动起来”是我比较偏爱的一种教学方式。但囿于教学内容和时间的限制,并非所有课文都适合这种方式,同时学生画起来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未能系统、持续地开展起来。而且,与之前所述的批注式阅读或课文1+1不同,我认为绘画是一种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它不应成为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而是可以根据学习内容选择恰当的画图方式,“见缝插针”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

归纳起来,我使用过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 画故事与场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夏洛的网》的教学中用到的就是这种形式,让学生根据学习或阅读内容画出他/她感兴趣的、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或场景。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捕捉细节的能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2. 绘科学与技术原理图。就如《詹天佑》一课,让学生借助绘图来理解某项科学或工程技术原理,同时培养他们读图、用图的意识,锻炼他们的理性思维。

  3. 地图与平面图。就如《美丽的规则》和《故宫》两课里所用到的,让学生画平面图和地图,能很好地锻炼他们方向感、的位置感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也可以帮他提高对地图和平面图的阅读能力——这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一项基础阅读能力。

  4. 思维导图。最近思维导图颇为流行,它的确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更为全面地阅读文本,锻炼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以及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是培养理性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

需要强调的是,语文不是美术课,所以画以及画得好不好永远不是重点;重点在于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阅读行为的发生,提升阅读质量。通过绘画,学生会更自主地进行阅读——要完成绘画任务,他们要主动搜集文本中的信息,并进行思考加工。这等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渠道,促使他们深入文本;并能够再现阅读内容,检验其阅读的效果。所以,运用恰当,绘画是一种很好地支持阅读能力提升的方式。

English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No tags yet.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