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让乡土课程落地 让学生成为有根的现代人 ——河南省信阳市雷山小学茶文化课程

为什么是茶文化课?

从生活中学习,把身边的有价值的事物转化为学习内容,以此帮助学生建立对家乡的价值认同——这是校本课秉承的基本理念。信阳毛尖是信阳市的标志性物产,曾被誉为“绿茶之王”。而且,本地农村百姓都有种茶、喝茶的习惯。这么重要的学习资源,作为教育者怎能视而不见?

河南省信阳市雷山小学地处浉河支流旁边,背靠震雷山,是信阳毛尖的主产区之一。且学校紧邻信阳茶叶试验站——信阳毛尖繁育推广基地。开展与茶相关的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在乡村教育促进会和信阳乡村建设协作者中心的支持下,雷山小学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组织高年级学生开展茶文化课程。课程利用本地茶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对茶的种植、采摘、制作以及茶艺等相关内容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劳动和交流,了解信阳地区茶文化的特点,理解本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本地乡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

我们如何规划课程?

本课程面向雷山小学高年级学生,以一年为一周期。每周一次课程(半天:2-3课时)。课程内容分为七大板块,根据茶树生长和茶叶生产、流通的季节安排课程进度。

第一板块:“茶艺与茶课”。

课程伊始,学生对茶课还比较陌生。先要先通过茶艺和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学习简单的茶礼,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建立课堂规则;同时通过观看视频,对中国茶文化课有一个感性的印象;最后,向学生介绍茶文化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所以,这一模块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茶课,建立课堂规则,让学生做好参与课程的准备。(九月;2-3次课)

第二板块:“茶园,我们来了!”

组织学生参观信阳市茶叶试验站,了解信阳毛尖的历史;观察茶树(并画下来),了解茶树的生长习性和生长环境。结合室内课,学习茶树的植物学特征。这一板块让学生初步体验实地观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和主动学习(比如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10月;3-4次课)

第三板块:“我们来种茶”。

这是在第二板块学习基础上的深入,组织学生再次进入试验站,向技术人员学习茶树种植技术;采茶籽种茶籽;学习扦插,并种植。同时,比较两种繁育方式的不同。绘制种茶流程图。这一模块主要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并继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的过程。(11月;4次课)

第四板块:“茶与茶人”。

在对茶树的植物学特征、繁殖培育等体验学习的基础上,邀请本地茶农、炒茶师傅到学校,与师生分享自己和茶的故事;同时,组织学生到茶农家访问学习。让师生共同了解茶对本地生产生活乃至历史的影响。这一模块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体验茶这一农作物与本地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茶对茶人的生活的影响。(12月份、第二年3月份;4-5次课)

第五板块:“我们学制茶”。

组织学生学习采茶,并亲自采茶、卖茶(青叶);同时用所采茶叶到炒茶作坊参观、了解炒茶工艺,并绘制炒茶流程图。这一模块继续让学生体验在自然和生活中学习的经历,增强他们在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与上学期相比,要有更多的自我观察和发现,以及更熟练地在合作中梳理、总结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能力。(4月;4次课)

第六板块:“我们唱起来”。

邀请专业艺人,为学生改编茶歌、茶舞,并组织学生学习,作为儿童节节目演出。这一模块要让学生在更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与茶相关的审美体验;并适当组织学生学习与茶相关的诗文,体验古代人对茶的品味和理解。(5月份;4次课)

第七板块:“保护我们的环境”。

再次参观茶园,了解茶树种植现状,以及茶树不同的种植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做整个学年的学习总结和评价。( 6月份;3次课)

总结下来,我们希望通过七个板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阳毛尖及其背后的与自然、生产生活内容相关的知识和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高他们对生活的兴趣和信心,并真的喜欢上茶和与茶相关的乡土生活——对之产生亲近感、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我们怎样上课?

1、室内外结合。

茶艺、介绍性内容、总结整理性学习一般在室内进行,而观察、实践、体验部分主要在户外实地进行,并把两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例如,关于茶树的学习,学生先要去实地观察并把观察内容画下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在室内系统学习茶树的植物学特征;而学习茶树的繁育,则先去茶园向技术人员了解相关知识,然后进行实践操作,最后在室内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绘制茶树种植的流程图,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

2、小组合作学习。

雷山小学的班级人数较少,高年级一般都只有十一二名名学生。所以,茶文化课程一般把分成两组。每组自己设计组名,并选出组长。比如,2015—1016学年,雷山小学是五年级开设茶文化课程,两组学生分别为少年联盟组合正义联盟组。每组6名学生。

全年的课程,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户外学习组长要带队,协助老师组织学习秩序,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参观、观察、劳动等学习活动;室内课也以小组为单位,或者分组讨论并为师生们泡茶、奉茶,或者合作整理所学内容、绘制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一起展示。有时,也会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一些学习竞赛,等等。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的学习态度更为开放,对学习的理解更接近生活和学习的本来面目——学习不只是坐在课堂里读、写、背、考。

3、不设教材,自己记笔记。

茶文化课成没有现成的教材。之所以没有教材,一是我们暂时没有能 力出教材;二是我们坚决主张要摆脱对教材的依赖,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老师需要适应并能胜任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组织教学;而学生学生则要自己去观察、体验,自己去发现、记录、整理,才能获得知识。

每个学生一个笔记本,按照一定的格式去记笔记。不论是课上讨论的内容,还是观察、访问、探索所得,都要自己去记录、整理。而有了教材,学生很可能就以教材为准,失去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

通过记录笔记和对笔记的整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对信息的归纳、整理能力——这也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部分。

4、观察+动手-体验-交流-总结

茶文化课从整体来说遵循“观察+动手-体验-交流-总结”的课程模式。

观察和动手实践是基本的学习方式。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到实地去观察并参与劳动实践(而不是在课堂上模拟!)。这里有两个关键点:1.引导学生有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而不是被告诉)。课前要有动员:启发学生事先提出问题,引发他们的学习期待。然后再让他们到实地去观察,看他们能否通过自己的观察(包括访问)来得出答案或有独特的发现。2.让学生亲自动手,不能停留于参观所得的表面认识,一定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真实、深刻的体验。比如采茶,不能只是尝试采几个芽头、几片叶子,而是至少要在茶园采一两个小时,真真切切地体验劳动的感受。尽管辛苦,尽管会弄脏衣服和身体,一开始他们的体验可能是负面的——很多农村的孩子已经和泥土、和大自然开始疏离了——但当他们手捧着自己采摘的茶叶时,会很自然地感受到收获的喜悦;茶叶摊放几个小时后散发出沁鼻的花香(刚采下来是青草味儿),又带给他们一种非常愉悦的感受;学生把茶叶拿到炒茶的作坊炒制,在课堂上品尝自己采的茶,更是满意甚至得意;而当师生们一起包茶味儿饺子时,他们的兴奋、快乐更是溢于言表。就这样,学生对劳动、对学习的积极体验一步一步地建立起来。

在观察和实践的基础上,学生获得了真实的体验,老师再引导他们在课堂中去交流、讨论:我们收获了什么:知识、能力、自信、何种感受?这些收获有知识性的,有技能性的,也有情感性的。以手工艺(炒茶)为例,学生要去观察、询问炒茶的步骤、用到哪些机器、茶叶颜色的变化等;还要整理炒茶工艺流程,尽可能地说明整个过程是怎样操作的,应该注意什么;同时还要记录自己的感受,比如茶叶看上去什么样,问起来什么味道,学习过程和完成后自己的心情是怎样的,等等。

学习是一个整体,在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学习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例如,在“我们学制茶”这一板块有这样的学习环节:学校也有一小片茶园,但是没人打理,被称为“野茶”。这片“野茶”符合有机茶叶的所有特征,因此,炒出来的茶,不论是回甘还是茶香,远非一般使用农药化肥的茶叶所能比。课堂上,师生一边品茶,一边讨论这片“野茶”为什么会如此香醇。除了不用农药化肥之外,这片茶园还处在一片林地之中,和桃树、杨树等混种在一起,正好符合茶树喜阴的生长习性。信阳茶叶主产区的某些地方,山坡上种满了茶树,一眼望去,高低起伏,煞是壮观,但单一物种的种植模式完全不考虑生物多样性,既破坏了生态平衡,又无法生产出真正的好茶。通过这样的讨论式学习,学生们可以把以往学到的与茶树有关的知识关联起来,同时也开始思考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学生们获取的知识与体验就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而不再是条缕分割或碎片状的了。

最后,要组织学生整理自己的笔记,并以小组为单位把收获用有创意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是文章、海报等等;学生还可以拿着自己做的海报去给低年级学生讲解。

这样才算完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观察+动手-体验-交流-总结。这个过程学生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大脑(考虑提什么问题)、手(记录、触摸茶叶、机器、尝试炒茶,还有之前的采茶)、其它感官(眼睛观察、鼻子闻茶叶的味道、舌头尝茶叶的味道),全方位、全身心投入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如何建立乡土认同?

培养学生的乡土认同,靠的不是讲道理,更不是逼迫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帮助学生同生活、同乡土建立有价值的情感链接。

首先要引导、带领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我们现在学校学习和生活脱节得太厉害。乡土课程就是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和生活是一致的,而不是割裂的。让学生走出课堂,学会从生活中学习,而不仅仅从书本中学习。这其中包括培养对身边事物的兴趣、关注的意识,发展他们在生活和社区中发现价值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帮助在生活中扩展自己的知识(常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学习人们在生活中的积累的智慧。

接下来,就是要解放学习过程,让学生的天性在与自然和社区的交流中自由舒展,让他们和身边的事物建立有价值的情感链接。乡土课程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同家乡的深刻而积极的联系,建立起学生内心的乡土认同。比如,课程设计时一定要有以天地为课堂开放胸襟。让学生进入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进而了解大自然,体验、思考自己和自然的关系。

乡土认同首先是一种情感联系,是学生和家乡的生活、身边的事物在心灵和情感层面的碰触、沟通与交融。所以,乡土课程的核心就是:一定要让真实的体验发生,通过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培养乡土认同。

传统的教育模式太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了。在应试环境下,只要能学会,能拿高分,重复训练、题海战术,怎样都行。如果说应试还可以这样搞的话,做乡土教育就绝不能这样搞,一是因为乡土教育不以知识性学习为重点,死记硬背没用;二是负面的学习体验只会让学生讨厌乡土课程,我们怎能让一个对劳动有负面体验的孩子去热爱劳动? 这样,只能让教育的效果适得其反,无法培养出真实的情感认同。

所以,课程先要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到课程是有意思的,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而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如前所述,要促发学生的感官体验,通过听、看、闻、品尝、触摸和劳动的汗水去和大自然和社区接触、连接。让他们体验到身处自然之中的放松、愉悦,收获和他人交流的乐趣、自信,品尝自己劳动的成果以及和他人分享学习收获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生活中有价值的内容就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同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建立起了联系,并得到他们认同——这种认同是建立在真实的生命体验基础上的。

学生对事物的体验往往需要一个慢慢浸润的过程,尤其是对于茶来说。通过学习,学生都知道了信阳毛尖干茶叶的特点是光、圆、细、直、紧,茶汤的味道特点是汤色明亮、香气高远、带有明显的熟板栗味儿。如何理解这几个特点?只靠老师讲解是不够的,所以,我们每次室内课都要喝茶。学生轮流动手泡茶、奉茶,大家一起观察茶叶和茶汤的外观,品其味道,一起讨论、分享各自的感受。通过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学生对茶的感受力明显增强了。这个过程中,他们对家乡的茶的理解与认同在逐渐丰富、细致的感官体验中慢慢建立起来,他们能够感受茶的味道、体会茶给自己身心带来的愉悦,使茶成为他们生命体验的一部分。这时,他们才在情感上对茶产生认同。

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学生在课上交流、讨论自己的感受、体验;在老师的引导之下,通过梳理、汇总,形成理性的认识。学生既形成了对茶和茶文化的情感上悦纳,同时在思维层面理解茶所代表的自然、生活、文化上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价值层面的认同。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价值认同只是处于较为浅层的初始阶段。但有了情感认同这一层坚实的基础,他们可以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丰富、充实自己对茶文化所代表的价值的理解,逐步形成对乡土的确切的价值认同。

无论如何,乡土课程永远不以知识性学习为重点。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学生了解了多少,明白了多少,或者能说出多少,写出多少,而是他们同生活、同世界建立了怎样的连接,尤其是情感上、精神上的连接。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好奇心是否得到满足,他们的兴趣是否变得更开放、活跃,他们的观察和交流是否更细致、丰富,他们是否能自主地在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事物,并对生活更加自信,或者他们是否会持续关注身边的某个事物,并对人和事表现出更多的同情和关心——这些是决定他们能否与生活建立有价值链接的关键要素。

总之,要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体验成长的快乐——他们对课程内容的认同,乃至对家乡的认同就是建立在这些积极、正面的体验之上的(而不是通过老师的说教而获得)。同时,尽量不要给学生压力,根据他们现有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

课程开发如何促进教师成长?

进行乡土课程开发会对教师的传统教育思维和模式形成很大挑战,比如对狭窄僵化的课程意识、对教材的依赖、不平等的师生关系等。但同时,开展课程开发与实践也恰恰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锻炼的机会。具体到雷山小学的茶文化课程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规范的教研制度

雷山小学每周三下午半天时间用来开展茶课。茶文化课程共有包括校长在内的4位教师参与,大家各有分工:一位主课教师,二位辅助(分别负责记录、整理档案和学生的组织工作),校长负责总体协调。协作者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专业支持。主课教师每周一通过网络提交本周课程方案,提前发给大家讨论;周三上午进行面对面讨论,确定课程方案;下午实施课程;放学后进行课程总结反思。

2、培养老师的课程意识。

传统体制下的老师们习惯认为课程就是教材、上课、作业、考试等。很少从一个独立的教育者的角度去看待课程,缺乏目标意识、缺少评价意识和能力。而参与课程开发,老师们要从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资源的筹集、整理,课程内容的确定、规划,教学环境的设置,教学方式的选择、创新,一直到课程评价与课程反思,凡是涉及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参与,都要思考并实践。所以,老师们经历的是整个教育过程,而不是其中的一部分(像语文、数学,老师们不需要从零开始设计教学目标;也不需要自行准备教学内容等);们可以建立起完整的课程概念,并尝试去做一个独立的教育者,而不是一个只会教教材的教书匠或传话筒。

3、教学能力提升。

因为要参与完整的教育过程,所以老师几乎每个环节所需要的教学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对于雷山小学的老师来说,他们制定教育目标的意识和能力有明显提升,教学方式和手法更加丰富而开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有所提升。

我们的教育理念

茶文化课程最核心的一个理念是:人的成长更多是在生活中完成的,促进人成长的是他/她和周围世界发生关系时的各种行为和体验。好的教育即促使积极、正面的行为和体验发生,以帮助学生与生活/世界建立良好的关系。乡土认同即是学生和家乡的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主要包括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身份认同。茶文化课程的重点是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引导学生发现家乡自然、人以及生活中有价值的事物,并深入其中,与之建立积极的价值链接。

茶文化课程就是带领学生围绕信阳毛尖相这一本地代表性的物产,进入自然和生活,通过观察、劳动、体验和分享交流,使学生同信阳毛尖所代表的本地文化建立起积极正面的情感上的联系,进而帮助学生建立对家乡的价值认同。

人对事物的价值认同首先来自于积极的情感体验,尤其是童年时期。我们只有让孩子在他们学习的事物身上感受到愉悦、充实、自信、成就感等这些学习与成长的快乐,他们才会真正喜欢上它,在情感上接纳它,并进而认同它的价值。比如,前面提到的采茶过程体验到的收获、喝茶时的体验到的茶香、包饺子时体验到的快乐,等等。反面的例子是,我们不太可能让一个一犯错就被罚去扫地或冲厕所的孩子热爱劳动,因为劳动对他来说意味着惩罚和耻辱——非常负面的情感体验。所以,茶文化课程则是力图为学生提供一个愉悦的、富有满足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劳动、品味、阅读、探索的过程中享受自然与生活的馈赠以及获得能力和知识的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需要把握的一个原则是:尊重和接纳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的体验是客观的事实,也是建立乡土认同的基础和出发点。老师不能因为个人好恶而无视甚至去纠正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只有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接纳和尊重,他们才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他们与生活和大自然建立的连接也才是真实的。

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认识: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同样是一个学习者。教师作为学习的引领者,同时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人。教师自己要有乡土认同,才能帮学生建立乡土认同;或者说他(们)要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培养自己乡土认同。

但教师不需要具备全面的乡土知识和乡土技能,他(们)需要的是充分的课程意识和学习意识,能为学生搭建起合理的学习框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与学生一同去观察、体验、和发现,共同进步。以前教育界很流行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有一桶水”。现在我们要说:老师不一定要有一桶水,他需要知道哪里有水,能够准备好桶和碗,和学生一起去打水。

English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No tags yet.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